《习近平在上海》总共包含18篇采访,反映的主要是习近平同志2007年3月至10月任上海市委书记的领导工作历程,是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成长经历系列采访实录的第八部。这部采访实录详细生动地记录了习近平同志在上海七个多月的工作,展现了其敢于担当的责任感,以及对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务实态度,既在各项工作中展现出了一位实干领导的力度和强度,又在平日生活中尽显一位亲民领袖的温度和高度。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重要的城市枢纽和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排头兵。习近平同志在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期间,“一心为公、一切为实、一身正气”的形象深深地印刻在了人民群众的心中,给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树立了榜样。
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时,上海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干部群众精神状态和队伍士气都亟待提振。他在到任当天召开的全市党政负责干部大会上就提出,“要首先做好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做好报告,配好班子,通过党代会来形成共识、凝聚人心,让上海人民精神为之一振。”在他的主持下,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形成了一篇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的报告,对上海当时及长远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指导方针和战略举措,包括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推动三二一产业共同发展,在加快服务业发展中推进结构调整,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等。习近平同志以宽广的眼光视野、深远的战略谋划,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前所未有的大格局。在精神引领方面,习近平同志在“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上海城市精神基础上,再加了八个字——“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为上海城市精神注入了新的灵魂元素。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国家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许,浦东开发开放就是最受关注的成就之一。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到基层调研的第一站就选择了浦东新区。2020年,在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了浦东开发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再次宣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进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这一宣示再次向世界发出了中国沿着既定方针,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强音,有利于稳定世界对中国发展的预期,树立对中国发展的信心,为当今世界发展注入了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增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等方面,为未来上海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和上海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对于中国的未来走向,一方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平发展进步力量不断增长。”但另一方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视频主旨演讲中曾经指出的:“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人类社会面临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无减,实现普遍安全、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当今世界既是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我们期待能够在危机中把握机遇、在困境中砥砺前行。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全人类共同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我们信心满满,坚信党和国家绘制的宏伟蓝图必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砥砺前行,积极投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去。
(郭欣,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