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将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概括为“十二个必须”,其中一个就是“必须把握做好统战工作规律”。结合自己多年来对统战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分享两点学习体会。
一、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百年来的成功历史经验,最为根本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一旦放弃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就会失败,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受挫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把领导权拱手让给了国民党,造成了大革命的失败。抗战初期,王明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实质是放弃党的领导,鼓吹国民党的领导,无异于自缚手脚,给党的事业带来巨大损失。这些都是放弃党的领导带来的历史教训。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全民族抗战以及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党都发挥了极为关键的领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承前启后,站在谋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上,进一步加强了党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统一战线在调节五大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方面的作用更加重要。同时,随着内外风险挑战与压力提升,统一战线防范化解消极因素与凝聚人心的任务十分紧迫,坚持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尤为重要。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始终牢记这一核心原则,把握正确的历史方位。
二、坚持大统战格局与包容性原则
统一战线的特点是点多面广,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是人心向背和力量对比问题,因此,毛主席提出,要“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统一战线的范围“以宽为宜,宽有利,不是窄有利”。
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统一战线搞得好不好,要看我们的朋友交得多不多”,并提出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了大统战工作格局。2020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再次明确界定了统一战线十二个方面的统战对象,包括: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及其在大陆的亲属、华侨归侨及侨眷以及其他需要联系和团结的人员等,统一战线的覆盖面与包容性空前扩大。
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要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涵养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力量。必须坚持大统战格局和统一战线的包容性原则,坚持求同存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力求大团结大联合。
(胡筱秀,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