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党建

【喜迎二十大】学“习”笔记 | 刘锦前:以时不待我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开展好国际问题研究——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有感

日期:2022/09/01|点击:1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23日至2022510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109篇,分为21个专题。其中与国际问题研究关系比较密切的是14-21专题。学习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这也是作为一名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人员,筑牢理想信念、提高理论素养、增强政治能力和开展好工作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重视对本国国情的了解。作为国际问题方向的研究人员,要对当前国家发展阶段、面临的国际环境变化以及如何推动实现国家利益等方面进行研判,如若不能对自身国家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显然难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而从国情了解角度讲,这本书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当前国事、把握发展大势、增强时势洞察力。只要原原本本地读,认认真真地读,必然开卷有益。全书集中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面对新的国内国际形势,立足两个大局,在领导党和国家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中,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的新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其中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和坚实步伐。

其次,体悟真理的说服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延续前三卷的叙事风格,无论是论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还是直面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大矛盾和挑战,抑或是回应民生诉求百姓关切,总书记都能在旁征博引中、在循循善诱中给出入情入理的分析,深入浅出的阐释。这为我们准确理解历史的中国、认知现实的中国、读懂发展的中国,打开了新的“思想之窗”,为广大读者深刻理解中国为什么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深刻理解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什么能够成功提供了“思想之钥”。这部巨作中蕴含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卓越政治智慧、强烈历史担当、顽强意志品质,有助于我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成效体现在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政治忠诚上。

再次,增强使命感,在推进国家繁荣富强的道路上贡献力量。“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在当前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环境下,中国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习近平主席在20224月《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矛盾并不可怕,正是矛盾推动着人类社会进步。任何艰难曲折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面对重重挑战,我们决不能丧失信心、犹疑退缩,而是要坚定信心、激流勇进。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领会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思考大局、大势和大事,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自觉对表对标,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我们还要在学习中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努力悟原理、明方向、强动力、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思想觉悟,提高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工作举措。

第四,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以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当前,作为研究国际问题的年轻科研人员,一是要把党的事业真正当成自己的事业,要强化政治意识,对党忠诚,主动担当,不偏安一隅。二是围绕党的外事工作面临的新挑战研究要跟进,结合自身研究所长向国际社会讲清楚讲好中国发展的故事,让世人更好了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智慧。三是对国际斗争形势的严峻性和残酷性思想要予以重视,为塑造有利于我的国际环境主动添砖加瓦。其中尤其要在问题意识方面进一步提高敏锐性,结合专业查找破解问题的新路径。四是要不断培养学术研究的定力。术业有专攻,要甘于坐冷板凳,为国家长远发展贡献智慧。


(刘锦前,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