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王泠一:从上海实践看数据安全的行业自觉与公共准备

日期:2022/08/12|点击:97

八月八日,位于美国爱荷华州的谷歌数据中心发生电气爆炸安全事故;导致三名电工严重烧伤。尽管谷歌官宣声称:“所有工人的健康和安全是我们绝对的首要任务,我们正在与合作伙伴和地方当局密切合作,彻底调查情况并根据需要提供帮助”。但国际媒体更关注的则是该跨国企业的数据安全防控能力,以及这次严重事故对于其所服务客户的负面影响;目前谷歌在全球设立了二十三个数据中心,其中十四个在美国本土。爱荷华州数据中心则为规模最大,事故当日就有多达四万多家该数据中心的经贸客户无法正常展开业务活动。而与此同时,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第九届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和本年度科学实验汇演活动顺利举行;华东理工大学“芯片上的实验室”、上海气象博物馆的“高空听诊器”、复旦大学所属中山医院的“手术室的天机”等以数据安全为主题的科普选项,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上海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新赛道上,从最近举办的上海市委新闻发布会上,一财读者们都已经了解到上海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体量排名第四的国际中心城市(前三位分别为纽约、东京和洛杉矶)。数字经济、数字赋能和城区智能化,正成为影响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生活及城市运行质量的热词。那么,在事关发展稳定性的数据安全新课题中,需要怎么样的行业自觉和公共准备呢?笔者就此和一财读者、奉贤区经委副主任鲍蓓蕾进行了专题对话。她认为十四五期间的上海各主力行业及新城建设,都有必要强化数据安全的新概念。

什么是主力行业?就是事关国计民生,且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让城区停摆的行业。鲍蓓蕾认为最典型的就是电力行业了,上海包括上海郊区五个新城建设中,电力保障就是第一经济和社会需求。上海世博会以来的十二年间,上海没有出现过限电、拉闸、断电的电力供应故障局面;这在电力需求量持续攀升的状况下是个了不起的安全运行纪录。而这期间,纽约、东京、洛杉矶、伦敦、巴黎以及台北,都出现过大面积、多时段的停电事故,其经济损失和企业代价都十分高昂。上海电力供应保障为什么做得好?和国网高度重视安全防控尤其是数据安全课题密切相关。如国网相关课题组在上海调研时就发现:随着各分支机构业务数据不断接入数据中台,就使得数据使用更频繁、交互方式更多样、数据安全风险陡增。因此在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中,就推出了《国网大数据中心总部数据中台数据安全使用规范》等制度性文件,明确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要求;并于六月创新使用“云桌面+数据安全”模式。

电力行业除了维护自身数据安全以直接服务国计民生外,还有社会责任担当、即对离不开电力保障的其它重要行业进行电力设备的专业维护和更新。时代总是在挑战原有的机制和概念,如一财读者、上海市南电力供应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刘俊就认为:“爱荷华州谷歌数据中心发生电气爆炸事故,大概率就是电力设备老化和负荷运行能力失控导致”。爱荷华州谷歌数据中心具体情况是:其占地面积超过了一万平方米,光服务器就超过了七万台。每台服务器按照一千瓦功率来算,一天就需要消耗一百五十万千瓦。这些仅仅是设备本身的消耗,算上制冷、照明等配套设备的耗电,应该是一天消耗一百八十万度电。虽然每一个数据中心在设计时,也都会做负荷容量规划;但相对保守的规划赶不上业务突增的变化,当新增容量接近变压器的承受能力时,安全事故就很容易会发生了。所以,鲍蓓蕾就此很感慨地认为:大量部署云平台、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算法服务器的企业、城镇和园区,都应以此为借鉴。

中国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数据安全课题,在推进智能化发展战略进程中,数据安全、数据共享是并行不悖的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就数据安全、数字经济赋能发展等主题,发表过系列重要讲话,且得到上海各级党组和政府部门的认真贯彻、执行;上海就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和保障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的决定》,并得到积极响应。如今年六月十七日,中共奉贤区委常委会就专门讨论过这一决定。会议认为:要“立足新时代、用好大数据”,“聚焦数据共享和安全、流程再造、力量整合”等工作,结合奉贤实际、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对此,鲍蓓蕾认为:在数字化转型和数据安全领域,行业自觉和公共准备同等重要,如车之两轮和鸟之两翼。她还介绍说:奉贤设有区数字化办公室;主要工作内容就包括开展顶层设计和规划研究、营造新城数字化转型氛围、积极开展场景建设目标等。在指导区数字化办的工作目标方面,奉贤区委副书记骆大进曾强调指出:“要依据奉贤区的特点,找准发展空间,利用好数据资源,开展对优质数字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要研究好区域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树根和树干,打好数字基础、做好规划布局建设,有序推进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工作”。

而我本人对“积极开展场景建设目标”的设想很赞赏,这是很及时的且有预见性安排的必要。如果没有预备能级设计、没有瓶颈新因素的预估,也就很难保障城镇、新城或主题行业园区的良性发展。如笔者在十五年前就曾多次调研过奉贤区的四团镇,那时当地干部和政策研究人员就希望能够和浦东、苏南通过铁路实现相连。现在随着工程项目的不断推进,沪通铁路的四团至太仓段就已经引发了投资们的广泛关注。当年笔者调研交流时,座谈者们还没有大数据和数据安全的概念,强调的是仓储、停车场、变电站等物理新空间建设元素。如今已是新时代,数字化新城镇呼之欲出;也就有必要进行数据安全的“场景建设目标”预构了!

来源:第一财经 2022-08-11

作者:王泠一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