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徐涛:从“并列”到“同行”

日期:2022/08/08|点击:103

中共二大召开前后,孙中山与陈独秀各自调整政治立场,实现了从“并列”到“同行”的巨大转变,促成了统一战线政策的落地。

1920年2月,从北京监狱中获释的陈独秀抵达上海,后入住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据考证,3月31日,孙中山在上海设家宴招待陈独秀,胡汉民、廖仲恺等人作陪。

当马林确定孙中山为主要联合对象并前往莫斯科游说时,陈独秀于1922年4月给共产国际东方部写信,表示“广东实力派之陈炯明,名为国民党,实则反对孙逸仙派甚烈,我们倘加入国民党,立即受陈派之敌视,即在广东亦不能活动”等。

此前,相关研究引用此信,认为陈独秀反对国共合作。其实,陈独秀主要表达的是对陈、孙之间要作选择的担忧,而非国共合作本身。

1922年6月16日凌晨,陈炯明部下炮轰总统府等处,继而占领广州。陈独秀立即发声:陈炯明现既已背叛革命,中共即与之断绝关系并一致声讨。

在获得孙中山的肯定答复后,马林于8月底与中共领导人集中“讨论与国民党合作问题”。从马林所作的工作记录来看,包括陈独秀在内的中共早期领导人对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没有表示反对。

9月6日,孙中山指定丁惟汾、陈独秀等9人为规划国民党改进方略起草委员,国民党改组正式拉开帷幕。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并经由孙中山正式批准,《中国国民党宣言》及《中国国民党党纲》于1923年1月1日公开发表。

 来源:解放日报 2022-08-07

 作者:徐涛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