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海南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为进一步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是我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总结形成的宝贵经验,被实践充分证明是符合我国实际的有效策略。当前,上海的疫情防控已进入紧要阶段,必须毫不犹豫毫不动摇执行“动态清零”总方针,这是上海加快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的关键所在,也是决定上海能否尽早实现有效复工复产、回归社会生产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前提。
“动态清零”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疫情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一直以来,发现疫情、迅速排查、快速阻断,实现动态清零,是我国控制疫情的制胜法宝,也是应对疫情的“最优解”。我国坚持动态清零,最根本的目的是尽一切努力来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尽一切可能有效精准统筹疫情防控和正常生产生活及经济社会发展。为了实现动态清零,对疫情严重的地方采取封控、管控等措施,短期会对这些地方的经济社会造成影响,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但从长远和全局看,我们目前一地一时的不便,是为了换来更多地方更多人和我们自己持久的发展、方便和安宁。一地一时艰难的坚守,是为了更多地方更多人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
坚持“动态清零”能够加快实现有效复工复产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为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坚实支撑。在当前形势下,扎实推进动态清零,其实就是最有效、最有力的保经济保民生。今年以来,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疫情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不小的下行压力。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龙头和中国经济的中心城市,在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关键地位,此次疫情对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难免造成不利冲击。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加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实现快速有效复工复产对稳定全国宏观经济大盘,保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上海自身经济社会大局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正因如此,4月18日,上海市下发《关于开展重点企业保运转的工作方案(试行)》和首批666家重点企业名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在局部领域先行开展复工复产压力测试,为接下来的有序有效乃至全面复工复产探索有效路径,积累更多经验。这正是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部署的具体安排。应当看到,动态清零是手段、是过程,但不是最终目的。在疫情、经济、民生三重考验下,坚持动态清零,就是要与病毒赛跑,以快制快、快速识别、快速处置、快速切断疫情传播链条,从而为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创造安全平稳的发展环境,也为后续基于科学、有序的开放争取时间与空间。扎实推进动态清零是为战胜疫情赢得时间,目的是早日让上海生产生活回归到常态。
扎实推进“动态清零”,科学谋划启动复工复产
疫情终将被战胜,复工复产也会如期到来。站在全局的角度来看,扎实推进动态清零与科学谋划启动复工复产同等重要。对当下的上海来说,打赢这场战“疫”是一次大考,而快速有效、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同样也是必解之题。上海一方面要坚决执行“动态清零”总方针,加快完成社会面清零战略目标,这是实现快速有效复工复产的重要前提,更是底线,不能有任何犹豫动摇。另一方面,需统筹谋划,科学安排,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精准稳妥、有序有效推进复工复产。当前的重点是要扎实做好复工复产压力测试,深入排摸难点堵点,逐一攻关解决存在的问题,帮助市场主体树立复工复产的信心。
来源:解放日报2022-04-26
作者:盛垒,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