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党建

文学研究所 | 心怀春光,抗疫有我

日期:2022/04/12|点击:327

 

 三月以来,面临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文学研究所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在居家办公、潜心向学的同时,第一时间完成线上和社区双报到,以多种方式积极投身到社区的抗疫志愿服务当中,不仅帮助社区邻里协调参与物资发放、核酸检测、抗原自测等各项事宜,还自觉参加“健康守护”“特殊关爱”“楼组党建”行动,用坚守岗位、坚守阵地、守望相助等形式共克时艰,充分展现了文学研究所全体同仁无私奉献、迎难而上的担当和勇气。

 文学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所长徐锦江在上海传出“封城”流言的第二天即赶写了《辟谣之后:用“社会信任资本”制止网络谣言》一文,刊发在《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战疫观”栏目,引起了社会关注。同时又将学术性的内容以《“上海封城”:社会信任、微信传播和流言研究》为题刊发在文学研究所“斯文在线”公号上,获得了该公号自上线以来的最高点击量,为正确认识流言,制止谣言传播提供学术支撑。徐锦江封控前就到居委会报到,和社区有关组织者积极沟通,献计献策,比如倡议为保洁工提供防护服,上午提出,下午就被接纳落实。他对所在小区的防疫工作提出“外防输入,内控重点;沟通信息,凝聚人心;利用专业,保障生活”三条建议。在浦西封控前几天,他还专门联系同楼层的两户80岁以上的老夫妻,提出充当他们在疫情期间的买菜帮助人,保障了他们疫情期间的正常生活。

 文学研究所党总支副书记兼办公室主任任洁所在的小区人数将近2000人,老龄化严重,她在社区封控前自驾采购,为封控楼居民配送生活必需品,风雨无阻。在社区闭封控期间,她心系群众,积极协助全体居民完成核酸检测,宣传防疫知识,通宵达旦,忘我奉献。

 文学研究所党总支组织兼统战委员、副所长郑崇选所在的小区,同样面临老龄化的困难。他承担了抗原试剂发放、挨家挨户搜集信息、协助维持秩序、帮助老年居民生成二维码等相关工作,为社区抗疫、邻里关怀积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作为徐汇区政协委员,郑崇选还及时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提升疫情期间居委工作能效的相关建议》等社情民意,部分建议获得市政协相关部门采纳。

 文学研究所第一支部宣传委员夏蔚晨在志愿工作中善于观察,他所在的小区居民有4500人,150多幢楼栋,当他发现居委会面临困难多、任务重、人手缺、时间紧时,第一时间投身志愿服务当中,他不仅参与小区核酸检测服务,还自备私家车运输并发放生活物资。为了完成紧急的全员核酸检测,他在穿上“大白”衣服的7个小时里不喝水不上厕所,在战“疫”一线中展现出了自我价值。

 文学研究所第三支部组织委员程鹏居住地兰花新村是老旧小区,老龄化比较严重,许多工作要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多考虑,需要更加细致。程鹏同志用足够的耐心参与到了社区抗疫物资的整理、搬运、分发工作中,还为小区居民上门做抗原检测,在小区核酸检测时更化身“大白”维持秩序、帮助老人申请核酸检测码。

 在本次疫情防控过程中,社区团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小区大部分老年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同时,网上相关的信息真假难辨,疫情期间相关信息蜂拥而至,对于许多中老年人来说,甄别消息的可靠性愈发困难。文学研究所第一支部书记曹晓华主动帮助社区团长整理团购信息,与居委会和物业协调,帮助老年人团购生活必需品,解决他们的“保供最后100米”。文学研究所第一支部组织委员袁红涛不仅代楼组长分发物资、传递消息,还积极参与小区网上建设。文学研究所第一支部党员冯佳,第二支部党员张炼红,第三支部党员曾澜、吴晗、陈凌云等同志也都积极参与到了疫情封控期间的社区志愿者活动中,包括抗原试剂和药品发放、对接居委会通知、核酸检测协调统计、安抚疏导居民情绪、物资搬运和垃圾清理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上海疫情的加剧,民生保障的形势日益严峻,文学研究所党政班子从封控前就一直在酝酿可否为本所职工送菜的方案。410日,终于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经班子成员一致决定,为全所职工包括离退休人员配送生活物资一次,为此党总支委员冯佳、办公室夏蔚晨和陈凌云、王雪等同志在各研究室主任的协助下加紧联系、连夜登记、确认名单,确保能够将生活物资第一时间派送至每位员工家中。





文字:文学研究所|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