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尚社新声

学术沙龙|跨界与跨国:租界内外与中国革命

日期:2021/11/12|点击:10

近日,由上海史学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上海史学会第八届青年论坛”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举办。

在当天的学术研讨中,计有20余位来自沪上各高校、科研院所的青年师生围绕“跨界与跨国:租界内外与中国革命”这一主题,分五组进行报告和展示,并展开讨论交流。

 

☆ 开幕致辞 

 

陶飞亚(上海史学会副会长)表示,现在是历史研究最好的时代之一,青年一代的史学工作者有责任有条件有能力开展更好的历史学研究。上海市历史学会愿为学者们搭建交流的平台,希望大家把握机遇、不负初心、激扬文字,在讨论与批评中获得启发。

郭长刚(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继而发言指出我们迎来了历史研究的新契机。一个新的时代需要有一种新的历史叙事,既要有价值观念的重构,也有话语体系的建构。“中国气派”需要学院派的研究力量真正起到引领作用,希望各位青年学者借此机会增进交流,共同推进上海乃至中国学术的发展。

 

    

Ø 第一组聚焦上海租界内外,主要讨论医疗、卫生与难民等跨界议题

 

由马建标(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持,叶斌(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担任评议人。

蒋杰(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利用档案、地图以及大数据,以霍乱为统计对象,对战时上海的传染病和死亡率进行了研究。他指出霍乱是战争的后遗症,上海市政当局虽有自我调适能力,但在战时状态下心有余而力不足。

丁怡骏(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探讨了1909-1939年间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灭蚊运动,由于中国近代市政防疫现代化的成因复杂,故可同时展现出帝国、居室和实验室三个空间的交叠。

卢宇扬(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对辛亥革命前后美英的护侨政策进行研究,提炼出“随其政体,护己侨民”的分析概念。侨民政策视角下的美英两国既非敌视革命,也非支持革命,而是追求中国局势稳定。

任轶、张宁娜(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则关注沪淞会战后上海工部局救助难民的选择问题。从救助经费等角度出发,可以看出工部局的难民救助行为是被迫介入而非基于人道主义的主动进行。

在评论中,叶斌(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就档案统计、名词翻译、历史过程的细节展示等方面给研究者提出了宝贵意见。

 

Ø 第二组超越了上海租界,来到东北亚、鼓浪屿乃至东瀛,围绕租界与跨国等诸多问题展开讨论

 

由赵婧(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持,张秀莉(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担任评议人。

王奕斐(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梳理了1907-1910年间中日围绕朝鲜华商租界新章程的外交交涉过程,指出清政府和民国北京政府在朝鲜问题上的政策具有延续性。

朱虹、陈静立(上海大学历史系)利用日文档案资料,勾画出列强与中国就上海港内私有浮标收购问题展开的权力博弈的历史图景,认为私有浮标收购问题从提出到解决,既有各利益国间竞争的缩影,也是上海作为国际贸易港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

姜水谣(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将目光投向1939年的“鼓浪屿事件”,通过对日本与英美法围绕鼓浪屿公共租界的交涉过程的梳理,深化对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与欧美各国关系的实证研究。

张秀莉(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点评中肯定研究者从新视野、新史料研究问题的态度,另在学术史回顾、文字删繁就简、论文提炼观点等方面给研究者提出了参考意见。

 

Ø 第三组直面跨国议题,是传统外交史延伸下的一些新尝试

 

由徐涛(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持,瞿骏(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担任评议人。

王浩(上海大学历史系)1905年华侨冯夏威的自杀为个案,探讨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中民族英雄的自塑与他塑问题。

于泽洲(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就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在《一九一三年中国政府善后借款》合同签订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进行了研探。

刘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爬梳了1933-1935年《密勒氏评论报》对华北危局的报道文章,认为其反映了美国在华报刊的新闻网络以及抗日观念。

杨卫华(上海大学历史系)深入研究了战后中苏博弈中的白俄问题。他认为战后苏联发布白俄恢复苏联国籍令,致使在华白俄问题急速政治化,导致了白俄分化与赤白冲突的激化,也增添了中国俄侨管理的复杂性,此更成为中苏博弈的焦点。

瞿骏(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在点评中表示,四篇文章都从各个角度展示了帝国主义在东方,并就史料引用的史源问题,论文标题的拟定等方面给青年学者提出了修改建议。

 

Ø 第四组议论上海与中国革命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

 

由王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持,邵雍(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担任评议人。

李乐(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通过解读五四运动时期上海学生联合会的组织和活动及其对租界空间的利用,为五四运动研究提供地理学视角分析方案。

姚霏(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以上海红色旧址信息库为基础,深入探究中共早期组织在沪的空间分布、分布变化及其逻辑。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中共与租界关系的问题上,还需要更为辩证、更为谨慎地下结论。

蒋凌楠(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聚焦于五卅时期上海总工会领导下的两次工人怠工运动,分析其策略演变,为工运史和中共革命史带来新见解。

史志强(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利用在日本亚细亚经济研究所图书馆和国会图书馆新发现的审讯记录,对“中共谍报团”事件进行综合考察,展现了以上海为中心东亚情报网络,也廓清了中共党史的重要史实。

邵雍(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在评议中从论文选题、史料来源、行文思路与逻辑等方面,对上述论文提出修改意见。

 

Ø 第五组关注中国革命史上的组织与党派,对于学界皆有关注的大议题发出新声音

 

由瞿骏(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持,廖大伟(上海大学历史系)担任评议人。

徐佳贵(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以江苏教育界为中心,探讨五四运动时期师长辈的角色作用及师生关系的变迁,补既有五四运动史侧重学生研究之不足。

杨阳(上海大学历史系)对共产国际、中共关于蒋介石和唐生智之争的态度、举措及意见进行史实辨析与理论探究,揭示南方革命阵营内部新旧势力关系演变的复杂面向。

马楠(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王宇春事件为线索,展示北伐时期国民党高层派系力量的变化,以及北伐对江南市镇权力变迁的影响。

袁哲(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利用海内外档案史料,梳理青年党与国民党的合作关系及其变化。

廖大伟(上海大学历史系)充分肯定了上述选题,并指出各篇文章需要修订与完善之处。

 

☆ 圆桌会议 

 

紧锣密鼓的会议接近尾声,大家都意犹未尽,圆桌会议上,与会专家学者、青年师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圆桌会议由邵建(上海社会科学院)主持。

马建标再就“界”“国”“内”“外”的概念进行了解读,认为有形的“界”与无形的“界”共同推动形塑近代史上各种力量的消长,“界”也将内外关系包含其中。他敏锐地指出,未来全球史研究的主场,会是在中国近现代史领域展开。

瞿骏强调,中国近现代史领域进行学术对话的重要性,对一些经典议题,如何与前人对话,如何推陈出新,需要青年人不断努力。

邵雍指出,本次会议提交的论文都有较好的问题意识。他也提示青年学者尊重老一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在进入研究之前做好学术史回顾。

张志云(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对比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民国史研究现状,鼓励青年学者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放入全球史视野中。

杨卫华通过星空、星座、繁星的比喻呼吁青年人保持学术激情,从多元角度切入挖掘历史真相,让更多的“小繁星”进入研究视野。

赵婧、姚霏(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就上海史学会会员吸纳、线上线下结合的会议形式、青年论坛品牌塑造等提出了建议。

严宇鸣、胡岳峰(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当代史、古代史方面分享参与近现代史会议的感受,表示学科和领域间的跨界学习十分必要。

徐涛作总结发言表示,本次会议在大家共同关心的议题之下,展开了热烈讨论,效果好于预期,展现了沪上青年学者的虎虎生气。此次“跨界”与“跨国”的提出,呼应了当前全球史视野与理论之潮流。未来在更多议题中“界”与“国”区隔会慢慢褪去,甚至会被最终超越,还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研究者继续探索、共同努力。他表示感谢上海市历史学会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支持,有此聚首,期盼来年第九届青年论坛再见。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