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

中国学论坛|在上博,这群外国学者为中国文化沉醉

日期:2021/10/19|点击:24

 

 “这是刚刚那尊青铜器上的铭文。这是‘王’字,大家猜猜下面这个是什么字,它像什么?”1018日晚上,在上海博物馆,导览人员正在向一群外国友人发问。

原来,这些外方嘉宾是刚刚参加完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开幕式,与中方嘉宾一同应邀来到上海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青铜馆和“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随着观展的深入,他们愈发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太令人着迷了!” 来自巴基斯坦的清华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研究员明竺(Zoon Ahmed Khan)表示,自己一直致力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这次的上博之行和上海之旅,正好印证了她一直以来的想法:增进了解,尤其是对对方独特文化的理解,无疑会对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有裨益。

 “我看到了中国人保存独特民族文化的方式”中外嘉宾们首先来到了中国古代青铜馆。上海博物馆是收藏中国古代青铜器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馆藏青铜器自二里头文化至明清时期,形成完整体系,其中还有许多是流传有序、名扬海内外的重器。导览人员重点向嘉宾们介绍了夏代晚期束腰爵、商代晚期小臣系卣、春秋早期变形蟠龙纹鼎、春秋晚期牺尊、西汉八牛贮贝器等代表性器物。前来参观的外方嘉宾大都是第一次集中观看这么多不同类型、不同时代的青铜器。在介绍到春秋早期变形蟠龙纹鼎时,导览人员向他们解释了中国人对龙的崇拜,以及中国龙与西方龙截然不同的内涵。“我们也有!这就相当于狮子、犀牛、大象、长颈鹿、猎豹这五种动物在肯尼亚人心中具有崇高地位一样吧。” 来自肯尼亚的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研究员秦肯(Daniel Oloo Ong’Ong’a)一下就明白了,“在这个意义上,中非文化是有相通之处。”很快,一件春秋晚期的牺尊成了他当晚的最爱,因为他觉得它的外形酷似犀牛。

在沉浸中国器物之美和中国文化之精的同时,他们也在思考。来自卢旺达的非洲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天赐(Donatien Niyonzima)同样对中国古代青铜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观察入微,看到了这些青铜器身上具有的时代烙印:“图案从具象变成抽象,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生产力进步,人们的思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人的生活。”秦肯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是他第一次来上海,对上海的现代化程度深感震撼,但同时他也看到了她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另一面——拥有独特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知道了中国人保存独特民族文化的方式,“这意味着这里的年轻人拥有历史也拥有未来。”

 “如此精彩的中国故事一定能传遍世界”在参观 “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时,主办方还邀请了来自上海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演奏中国音乐。画与声的交融,让中外嘉宾赞不绝口,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这美妙的瞬间。明竺是其中最为陶醉的一位,一度化身为“好奇宝宝”。在箜篌与箫二重奏(箫演奏家赵韵梦,箜篌演奏家刘宣邑)的《春江花月夜》演奏完毕后,她赶忙上前请教这两件“神奇”的乐器为何物。筝独奏(演奏家陆莎莎)《墨戏》是一首原创“新文人音乐”,其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书法,展现艺术创作过程中物我两忘的心境和状态。激越的筝音落下去,她又十分好奇于如此年轻的演奏家为何有如此精湛的技艺。当得知该演员已经有20余年的演奏经验时,她眼中敬佩的光芒更盛了。

中阮独奏(演奏家李晨晓)《酒狂》通过展现酒后酣醉的情态,描摹文人隐士高洁的精神世界,其曲风激越顿挫、跌宕起伏,一下子就把众人吸引住了,委内瑞拉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艾马拉(Aimara Gerdel)甚至“不顾风度”蹲下来录影。

 “这个节奏爱了,像摇滚乐。”“我觉得里面有非洲音乐的那种律动。”秦肯和天赐热烈地讨论着。“在这么古老的画卷前,听到这么美妙的中国音乐,这种体验太棒了。”参观结束后,明竺仍然沉浸其中,久久难以自拔。秦肯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如此博大精深,每一个侧面都具有难以言说的魅力,站在这样的遗产上,难怪中国能在短短时间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和非洲一样,近现代以来在西方文化强势输出的背景下,也需要找到适合当今世界语境的传播方式。“我觉得,相比于官方的宣传,民间的、个人的方式可能更容易被人接受,就像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古尔纳,他的作品就是非洲历史文化的一张新名片。”近年来,秦肯一直致力于中非之间的媒介传播,他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尤其是民间的、活泼的语言来讲述,就像今晚一样,如此精彩的中国故事一定可以传遍世界。


  来源:澎湃新闻2021-10-19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