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胡志勇等:“一带一路”,风景这边独好

日期:2021/07/01|点击:408

 

2013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时,分别提出了与相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习近平指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20188月,“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之际,中国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货物贸易额累计已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0多万个就业岗位。

 截至20211月,中国已同1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205份共建合作协议,共同开展了2000多个项目。8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贸易额累计超过9.2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300亿美元。世界银行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将使全球贸易额和全球收入分别增长6.2%2.9%,并有力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速。

 马尔代夫第一座跨海大桥连通岛屿,黑山共和国第一条高速公路穿越群山,哈萨克斯坦拥有出海口的梦想正变为现实……如今,“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在沿线国家遍地开花。

 据澳大利亚洛伊解读者网站报道,有重要研究证据表明,中国公司在全球新兴经济体实现了本地化。中国海外经济活动的本地化程度已经大幅提高。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企业正在提供就业岗位、出口、预算收入和技术专业知识。这些项目正在满足新兴经济体的需求。

 据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11—5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4.3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占同期总额的17.2%,较上年上升1.7个百分点。2020年全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1.35万亿美元,占我国总体外贸的比重达到29.1%;中国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增长18.3%,占全国对外投资的比重上升到16.2%。同时,沿线国家企业也看好中国发展机遇,在华新设企业4294家,直接投资82.7亿美元。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胡志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美西方部分政客对华战略的转变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抹黑,根本目的在于借此压制中国发展,同时拖延新兴经济体的发展速度。“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与中国有相似经历和发展目标,能够通过深化合作达到互利共赢。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沿线国家都应保持长远的战略定力,认识到中国坚持“一带一路”倡议并非出于地缘政治考虑,没有政治或军事方面的任何附加条件,是为沿线国家和人民带来切实利益、推动相关国家务实合作的全球性倡议。唯有如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才能自觉抵制美西方国家别有用心的炒作和泼脏水,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发力。

 面对新的国际形势,沿线国家也应发挥自身主动性,共同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和开放的世界经济秩序,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经济民族主义;认识到共同参与构建更加公平、包容和普惠的新型全球化进程,才是共同应对挑战的根本出路。沿线国家应当与中国加强政策沟通,积极参与健康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借助技术创新发展,共同解决疫情和发展等各种全球性的问题与挑战。最重要的是,沿线国家应增强发展的自主性,积极实施灵活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应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和疫情的双重挑战。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626日第7版) 记者:高乔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