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党史学习,促进党史学习教育与外事业务培训深度融合,4月20日上午,国际合作处邀请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处处长王德华研究员做题为“公共外交与民间学术外交”的专题报告。国际合作处党支部书记程福财主持报告会,国际合作处全处人员、全院各研究所外事专管员等二十余人出席会议。
王德华首先给大家阐释了外事工作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始终坚持党对外事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合理性。他简要介绍了人民外交、公共外交、民间外交等三个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指出“人民外交”主要是新中国建立之初特定历史时期的提法,是按照“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原则开展我国的外交工作。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一直是我党的外交战略思想,也是习近平外交思想重要内容。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公共外交、民间外交自有重要的使命与担当。
王德华于1986年至1993年间担任我院外事处处长工作,直接参与、推动了其时我院诸多重要对外学术交流工作。他用自己亲历的许多重要外事工作,栩栩如生地向与会者展示了对外学术交流工作的严肃性与重大意义。他从中国和平崛起、浦东开发、上海世博会、睦邻友好、国家安全与和平统一等十个方面回顾并总结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开展的公共外交、民间学术外交工作。在这些重大对外交流合作中,上海社会科学院的老领导、老专家以及老外事干部们用自己的卓越智慧和辛勤工作,为我院的国际化发展、上海城市的开发开放、以及国家对外交流工作做出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努力。王老师介绍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十大公共外交故事”,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我院作为国家智库、学术机构在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助力国家开展公共外交、民间外交方面所做的重要开拓与贡献,充分展示了上海社科院人胸怀祖国、不断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
为便于大家既能对我院外事工作既有理性认知,又有感性认识,王老师的报告始终结合自身丰富的工作经历展开,在说理的同时穿插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外事故事。他的报告,史料丰富,观点鲜明,政治性强,具有高度的说服力。他让参会的所有外事同仁增强了做好我院外事工作的历史使命感,也进一步提升了做好外事工作的政治意识与政治觉悟。大家一致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征程,在中国与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动的新阶段,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努力,用专业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建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对外学术交流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为我国对外友好交流事业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