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尚社新声

后疫情 • 新观察(上)

日期:2021/04/08|点击:91

助力青年成长,搭建发声平台。为进一步助推我院科研成果传播和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尚社新声”推出新形式!线上版第一弹来了,本次将以《后疫情•新观察》为主题,展示我院青年科研人员的在新冠疫情后的对城市发展与社会变化的新观察。


多元和包容是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趋势

张昱,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研究领域:博物馆学,城市文化。

本文发表于《文汇报》文汇时评栏目。


上海是一座“博物馆之城”,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全市88家博物馆免费开放,整合在线资源,丰富多彩的云直播、“云游”、“听游”、“学游”搭建起博物馆与公众便捷的沟通互动平台,推动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能级提升。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背景下,这一主题尤为凸显博物馆在广泛而深层地嵌入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应承担的集体关怀和文化治理使命。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博物馆学的兴起,除传统的展示空间外,博物馆与社会互动的需求日益提升。关注公共事件的展示,推动了博物馆更有意识、有目的地站在惠及公众利益的立场上,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公众在面对不同的,即使是灾害、战争或恐怖主义等创伤的历史时,依然能够获得将经历和态度的异质性转变为共识性的论述,这也成为博物馆“多元性”与“包容性”的重要表征。

致力于“平等”,首先在于博物馆架起了“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双向互动。如今在公共事件展示中,博物馆十分注重利用个人或群体命运呈现现实观点。前不久,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向社会征集“上海世博会十周年”纪念物,鼓励公众讲述自身的“世博故事”。个体视角为观众在展览空间中营造一种归属感,将个人绑定到集体记忆构建出的文化中,同时又将文化绑定到个人的思想中。此外,观众的观展体验也是“个人”与“集体”融合的重要一环。既要推动博物馆向外延伸,做到观众群体全覆盖,也要实现丰富的个性化体验。信息科技在此可以发挥巨大作用。这次上海搭建“云上博物馆日”,消弭了线下和线上的边界,汇集了近40场直播活动,100多个精品大展实景展厅和150多场线上活动,让更多弱势群体和受到疫情影响的民众,能够平等享受到博物馆的优质资源。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记忆“存储器”,它还积极参与当下即时建构和历史重建的过程。当公共事件在更广阔的社会语境中被审视后,能够消弭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引发观众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沉思。比如,伦敦博物馆的“战争、瘟疫和大火”展览,将一系列的公共灾害性事件置于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赋予了这些事件超越其本身的公共记忆价值。2018年末,该馆还举办了西班牙大流感100周年纪念展——“疾病X”。展览向观众抛出问题:人类所面临的下一个未知的致命疾病是什么,人类又是如何“制造”它的?当下,无论是2月以来各地博物馆开展的抗疫见证物征集工作,还是欧洲博物馆正在建立的“新冠档案”,彰显的都是博物馆积极探索将公共事件转变为公共记忆,为捍卫人类尊严、平等正义和地球福祉作贡献。

博物馆模糊了“主流”与“边缘”的界限,促进不同群体间的互信互鉴。在公共事件的展示中发表主流公共记忆所遗漏的声音,形成多样化的表达,能够提升博物馆与公众交流的民主化程度,并有助于对社会的风险管理。近几年欧盟推出“博物馆作为整合的舞台——新视角和包容方法”项目,面对人口流动时代的移民问题,强调博物馆的全球化视角,呼吁更多地关注非洲、南亚、拉丁美洲、南欧或东欧的经验。“主流”与“边缘”的融合多表现在将崇高精神带入普通领域,将沉默的公共记忆纳入权威的主流叙事中。新几内亚有700多个部落群体,政府通过创造一个博物馆网,扶持地方和部落历史文化的振兴,并支撑了国家博物馆的统一叙事,由此介入对殖民时期失去的国家身份的重建。

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多元社会,需要包容。博物馆展示公共事件是在原有古器物保护利用的框架外,对现代社会发展的记录和回应。“千馆一面”,难显历史波澜壮阔。尊重不同表达,增进相互理解,多元和包容是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趋势之一。



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手段优化干部队伍建设

薛泽林,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经管学院,研究领域为城市智能化管理,公共政策分析。

本文发表于《组织人事报》。


干部队伍建设是党取得革命胜利和改革成功的关键法宝。近年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胜利,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但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建议以此次疫情防控为契机,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手段优化干部队伍建设。 

一、疫情防控暴露出来的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短板

(一)基层块块一把手创新信息渠道不畅,空间不够 

创新是推动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的主要抓手,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少数块块一把手在工作创新方面的短板和瓶颈开始暴露出来。一是在近年来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过程中,由于相关的体制机制尚未理顺,导致了工作中决策层了解到的实际情况与基层能够解决问题的准确和详细信息之间产生了割裂。上面的政策正确却不适用,基层的政策适用却处在法律法规的模糊地带,再加上当前基层向上反映问题的制度化渠道尚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存在基层块块一把手有苦难言,吃力不讨好的现象。二是在近年来基层街镇的主要任务由发展经济开始转向推进社会治理转化的过程中,社会治理被简单地理解为确保辖区不出事,宁可不创新也别犯错误成为了个别干部的工作心态。而对于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培育社会力量、激发群众参与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理解不透,找不到基层治理创新的抓手是当下个别干部面临的突出问题。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各级政府在中央的部署下统一行动,在织密基层疫情防控网络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基层决策信息体系不健全、基层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问题。 

(二)基层条条部门主管领导精力不济,新技术能力不足 

基层条条部门主管是基层专业领域管理的领航员,对社会治理创新方向的把握和技术的拿捏是业务做好做精的基本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基层条条主管领导被各种事务性工作缠身,导致相关人员精力不济,应对新技术、新形势、新问题的能力不足。一是个别上级部门存在指令式管理的现象,“定目标、抓考核、搞排名、强问责”,这一系列的政策都落在基层条条主管部门领导头上,致使他们疲于应付上级而无暇顾及创新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二是在疲于完成上级任务的过程中,社会新技术和新问题不断涌现,条条领导没有精力再去顾及新技术的学习以及其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由此导致了社会治理同创新越来越远。如东部某基层街镇,自治办主任同时是20条河段的河长,30多条路的路长,正常情况下基本指标完成都有压力,更谈不上本职工作创新。再如东部某街道综治办主任,手机里有30多个微信群,每个都有本级或上级领导在,每天处理微信群里的问题就花费了大部分时间。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条条主管领导没有了上面的检查和其他任务,从而能够专心抓本条线工作,在各个领域的防控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也在侧面说明了非专业业务对专业业务的挤兑问题。

(三)一线执法和服务人员政策能力不足,人手不够 

一线执法和服务人员是人民群众最经常接触的政府代表,但随着近年来基层治理力量的下沉,面对复杂的问题,一线工作人员面临着实际工作中的诸多难题。一是执法力量下沉后,相应的执法队伍和执法权限也随之下沉,在综合执法的过程中,要求一线人员要做到“执法通”,也即对所有领域的法律法规都准确掌握,这对基层人员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二是随着基层公共服务功能的强化,人民群众有事打政府专线,有事找政府成了优先选项,在编制约束下,一线公共服务人员往往难以全部应付,通过政府购买岗位的方式补充人手不足已经成为了基层街镇的普遍选择。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不少一线公职人员都是不计报酬“连轴转”,但这过程中仍不时发生处理问题不专业的问题。如网上流传的“汉骂”中对于社区工作人员的诘问,北京大兴过路口辅警放行武汉赴京的黄某等,都引发了不小的社会震动。一线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建设值得警醒。

二、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过程考验着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也使得已经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建议组织部门和编制部门等,以此次疫情防控为契机,重视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手段完善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一)建立起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社会治理领导新体系 

决策与信息的匹配是社会治理政策有效的基本要求。建议以此次疫情防控数据报送制度和渠道为基础,建立起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社会治理新体系。一是升级已有的网格系统,建立覆盖全域的社会治理信息网,打通上下级之间的治理信息阻断,让上级部门能够通过网络系统直接了解基层块块面临的问题,让基层块块领导通过改革创新备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也即在明确问题的前提下,基层块块领导不以自我牟利为目标所要进行的改革创新举措,可以在网络系统上备案,一旦出问题可以不用追责,以此激励块块领导敢作为。二是借助于内部网络平台,向全域范围开放和推广基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创新举措,推动政策创新的扩散和问题的解决,通过学习使能块块领导能作为。 

(二)建立起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专业干部队伍培养体系 

借鉴此次疫情防控的大数据监测网络,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绩效评价体系。一是借助于内部网络平台,通过大数据抓取的方式获得相关监测数据,逐步建立起基于大数据的社会治理绩效评估新体系,将基层条条部门领导从应付考核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二是以区或市为单位,建立起条条部门主管领导的同领域内干部交流制度,并借助于内部网络平台,建立起基层条条干部队伍数据库,强化职级制度在条条干部队伍中的运用。 

(三)建立并完善基于网络学习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 

借鉴此次疫情防控网络宣传经验,建立起面向一线执法和服务人员的公职人员能力培训体系。一是建立覆盖全员全域的培训网络。建议由党校(行政学院)牵头,分领域聘请专家,录制针对本领域执法和服务专业问题的知识普及和素质提升课程,并开发客户端向所有一线人员开放。由基层块块和条条自主决定课程使用和考核方式。二是建立起覆盖全域的执法和服务数据库。建议由司法部门和民政部门牵头,借助于大数据中心平台,建立覆盖全域的执法和服务数据库和数据平台,一线执法和服务人员在遇到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求助数据平台,并由数据平台提供专业化的解读和支持。三是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府外聘人员信息数据库,对于外聘人员背景和工作奖惩进行详细记录并在政府内部开放共享,对执法和管理的辅助人员进行有组织的培训。



书店是都市文明的“微缩景观”

曹祎遐应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后,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创新与创业管理。

本文发表于《文汇报》论苑栏目。


“要有光,要有希望,要有书店。”城市需要书店的存在,实体书店承载的不仅是知识和文化,也承载着城市中人们的精神皈依。近日,上海市出台《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聚焦“在线新经济”发展,其中提到“推出100+应用场景”,这将促进实体书店升级场景设计、拓宽场景应用,触达更多读者,焕发生命力。同时,“在线新经济”政策将“在线文娱”“在线展览展示”作为未来发展重点,对实体书店行业也是利好。

如何用好政策利好,拓宽实体书店的发展之路,在笔者看来,资源和营销的联动是关键。一是在资源整合方面,打造“线上+线下”资源闭环,相互促进;二是在营销模式方面,联动场景营销,提升书店文化氛围;三是在营销渠道方面,直击不同品类图书特征以及目标客群,进行垂直营销。

资源整合的核心在于联动线上和线下,最大化协同效应。就实体书店而言,一是深化线上布局,以此带动线下销售流量:利用图书直播、有声书的形式进行宣传推广,开展图书兴趣社区促进交流并维护客群。二是升级线下服务,为线上资源整合提供现实场景:针对目标顾客打造优质环境和服务,关注图书排布、店面设计等细节,通过与读者的面对面交流,建立直接人际互动和信任关系。三是平台资源的整合:开发更多周边资源,例如与演艺、会展等资源结合,以吸引更多流量,打造深层次生态。

当前,实体书店的场景营造多局限于“图书+饮品+图书周边”,这种模式极易被效仿,不再适应新的消费需求。随着各类媒体营销“最美书店”之争,实体书店的场景设计受到普遍关注。

实体书店的场景营造应该联动以下两点:一是强化场景给人的印象;二是主动挖掘本土人文风情,并尽力将书店打造成当地文化地标。

强化场景给人的印象和记忆,以打造独特的书店品牌和文化氛围的经典案例是上海的思南书局。思南书局·诗歌店位于原圣尼古拉斯教堂中,设计师俞挺以“church in church”为理念,以装置形式展现书架,以诗歌主题贯穿,深度打造场景,以提高读者留存率,并不断吸引新客。

强化场景还可利用技术手段的赋能。快速发展的AI和AR技术正在不断升级传统阅读体验。在新的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促成下,实体书店完全可以尝试基于AR技术,将纸质出版物、3D模型、360度全场景等融汇在一起,进一步打造场景,提升阅读体验。

布宜诺斯艾利斯雅典人书店一直以来都不断探索,努力将自身打造成城市的文化地标,这家书店是由阿根廷大光明剧院改建而成。阿根廷大光明剧院曾专属王公贵族,设有宴会厅、排练场、练功室和交响乐团演奏厅等。改建后,雅典人书店依然保留了清晰可辨的剧场装饰和布局,使读者在剧院般的书店中流连忘返,自然产生一种天籁之音萦绕的美好幻觉。该书店堪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地标性建筑。

不同类型的图书产品有不同的特征,适用的营销渠道也是不同的,因此实体书店在进行“线上+线下”的整合、营销时,有必要识别不同品类图书的特征,进行垂直营销。

儿童图书、畅销书具有畅销性和快速消费的特征,适用线上营销方式,如图书直播和图书外卖,以在线上营销平台吸引流量。

相比之下,散文、诗歌、人物传记、纪实文学等类型需要“慢阅读”和“细品味”,对阅读的质量和环境要求较高,更适合在实体书店安静的氛围中阅读,适用于在线下实体书店中开展营销。

另外,话题图书、系列图书更类似作者与读者的心灵交流和互动,因此运用打造线上阅读社区和开展线下读者分享会的宣传形式较佳。

国内实体书店还可以借鉴国外书商的“Personal Store”模式直面垂直领域的读者,并结合零售美妆业中的“买手店”模式,打造“图书买手店”。国外书商的“Personal Store”模式是指,书商与读者建立紧密联系,为读者直接营销推荐畅销书和精选书等。这其实很类似美妆时尚行业的买手店模式,以目标顾客独特的时尚观念和趣味为基准,挑选不同品牌的时装、饰品以及化妆品等商品,集合在一个店面中进行销售。国内实体书店可借鉴该模式,综合考虑垂直领域读者(比如儿童、妇女、学生等)的需求偏好,精选相关的、不同类型的或者不同出版社的图书和周边产品,将其融入至一个店面中,更能吸引垂直领域的读者,打造良好生态圈。


从《中国医生》到《大城无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

这几部纪录片为何能刷屏爆红?

吕鹏,新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领域为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研究、媒介与文化研究、男性与男性气质研究。

本文发表在《解放日报》文艺百家栏目。



在全国人民战“疫”期间,有两部纪录片《中国医生》和《派出所的故事2019》分别对准了医生和民警两个职业群体,多视角而又全面地呈现了这两种职业的各种面相——有时温情有时严苛,必须履行责任也要直面矛盾,偶尔有失望更多是希望,并由此解读医疗和警务行业在国民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大众在增进了对他们工作的了解的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这些职业的酸甜苦辣。两部纪录片因此获得了电视观众们极大的认可,《中国医生》中的有些医生和《派出所的故事2019》中的有些民警,甚至在网络中被追捧,成为“网红”。

纪录片对于某一行业的展示,并获得民众对于这一行业的好评,似乎并不是个案。比如之前聚焦医生的《人间世》《急诊室故事》《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表现高端工匠的《大国工匠》《我在故宫修文物》,展现手艺人的《寻找手艺》,甚至是将镜头对准了棒棒(挑夫)这一行业的《最后的棒棒》,都获得极大的好评和认可。

吊诡的是,本应来源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展现生活的行业电视剧,却收获好评者寥寥。即将收官的描写房产中介行业的《安家》以及刚刚收官的再现公关行业的《完美关系》,评价都不理想。联系之前国产的各种行业剧总体口碑不佳的情况,我们不免要问:行业剧也关注某一职业或某一行业,但是为何却达不到纪录片这样的好评,导致专业的从业人员总是不断地自我声明“我们不是这样的”,而普通的观众对于这样的职业和行业也升不起任何的认同和赞赏的情绪。在这几部纪录片刷屏背后,隐含的正是观众对优质国产行业剧的期待。

行业剧的生产因由:市场的开发与类型的细分

所谓行业剧,就是围绕某一行业典型状态来反映基于从业者的行业相关故事的电视剧。与职场剧不同的是,职场剧只要有一个工作的场合为背景就可以展开叙事,至于主人公到底从事什么行业,并不影响剧情推进;而行业剧的故事和内容都要反映表现相关行业并在相关行业内部展开剧情。    

行业剧并不是一个新出现的剧种类型,在海外具有长期而成功的剧集案例。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国产剧开始涉足行业剧,近年行业剧的制作逐渐加大的同时,也呈现一种概念化的趋势——即,很多剧集以行业剧为标榜,而进行市场的营销。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则,行业剧是已经被其他国家和地区证明是成功的电视剧类型;二则,行业剧可以拓宽现有国产电视剧的类型区分市场,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第三,受众也对于行业剧有着广泛的需求。

这三点或许是为什么近年来有众多行业剧被生产和投放的原因。然而从本质上说,行业剧是类型电视剧的一种,有其生产的一定规则,国产行业剧目前尚处于稚嫩的摸索阶段,并没有把握住其生产的核心和要义,这也造成了国产行业剧普遍口碑不佳。而纪录片在真实记录生活的同时又体现了戏剧冲突和张力,虽有故事,但远离市场的生硬塑造和类型的蹩脚想象,带有天然的亲近性和真实感。

行业剧的国际对比:专业的程度与叙事的偏向

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并不是每一行业都适合进行电视剧的生产而成为行业剧的。统观在行业剧制作上极为成功的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医疗、刑侦和律政等行业是长盛不衰的行业剧表现的对象。

医疗行业剧,代表性的剧目,欧美的如《实习医生格雷》《豪斯医生》和《仁医》,日韩的如《浪漫医生金师傅》《非自然死亡》《X医生:外科医生大门未知子》等;刑侦行业剧代表性的则有《联邦调查局》《芝加哥警署》《犯罪心理》《海军罪案调查处》《现场》《检察官内传》《秘密森林》《警视厅搜查一课9系》等;而律政剧代表的则有 《风骚律师》《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 《逍遥法外》《99.9:刑事专业律师》《富豪辩护人》《邻家律师赵德浩》等。

为什么这三个行业会为行业剧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题材,成为经久不衰的行业剧选择对象?可能同样是由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其一,这些行业,无论是医生还是检察官、法官、警察,抑或是律师,都是需要专业知识的。专业性是其职业的一大特征,而专业的职业显而易见可以为电视剧生产提供专业化的内容和创作的保障。

其二,这些行业,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同时,又因为行业的特殊性而可以不断地提供这一行业里的各种故事。比如医院里面的各种病例,警察局中的各种案件,以及律师事务所的各种官司,这既为电视剧的内容生产提供了最大的“蓄水池”,又牵连出了社会百态。

第三,这些行业,是最有矛盾和冲突,也即最有戏剧冲突性的行业。生与死、好与坏、有罪与清白,这些与行业最为相关的内容,又牵连了人性,因此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无论是对于行业的表述,还是对于社会的反映。

因此,作为一个递进的关系,因为专业所以有故事,因为有故事才能串联起社会和人生,因此这些行业是最能引起我们对于生命和生活进行思索的行业。同理,我们看到爆款的《中国医生》《派出所的故事2019》以及之前获得较好口碑的纪录片,都有这些行业的影子。

纵观国产行业剧的发展历程,从世纪初的起步,到如今成为一个比较火的概念,我们的行业剧也是以三种行业为主,比如表现医疗行业的《急诊科医生》《外科风云》《心术》等,展现刑侦行业的《刑事侦查档案》《决胜法庭》《白夜追凶》等,聚焦律政行业的《离婚律师》《精英律师》《金牌律师》等。近年来,除了最为主要的这三个行业外,国剧还出产了关注猎头行业的《猎场》、关注翻译官群体的《亲爱的翻译官》、关注物流业的《在远方》、关注房产业的《我的真朋友》等行业剧。然而总体而言,这些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兴的行业剧,都并未取得普遍的好评。

一个重要原因是,行业剧要反映社会百态。因为职业、行业串联人生,医生医治病人,警察抓捕犯人,律师办理案件,每一个都是和人有关的。同时行业剧是类型剧,因此行业这个“专业”问题的底线是不能破的。病例或者案件是“专业”,患者、犯人是“人”是故事,是社会百态。但一些国产行业剧不是通过患者等的故事去表现社会百态,而是把主要的叙事力量和故事情节放到职场“宫斗”或感情纠葛上,既没有纪录片的真实和对行业的敬畏,也没有成熟类型片的专业,才不能获得好的口碑。

行业剧的生产策略:职业的荣耀与受众的认同

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我们也有一些既叫好又叫座——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又收到广泛好评——的行业剧,如表现警察的《重案六组》,表现检察官的《人民的名义》。这些剧和广为好评、表现不同行业的纪录片一样,获得了绝大部分人的喜爱。究其原因,许是因为这些剧增加了人们对于这一职业的了解,对于这一行业的认知,同时更大程度上地让人们发现了从业者对于职业的热爱、努力与奋斗,也让不了解这一职业的人生发出对于这一职业的向往、认同及赞赏。

托·卡莱尔告诫我们:对于一个人来说,在这个世界上的首要问题,是要找到他应做的工作。好的行业剧应该能够表现出这一行业的闪光点,让受众产生对这一职业的向往。我们可以用一条最为简单的标准来检验一个行业剧是否成功,就是当这个行业剧真实地展现了这一职业的方方面面后,仍有无数的人因为电视剧的原因而立志从事这一行业。2003年,木村拓哉主演了以航空业为背景的电视剧 《Good Luck!!》,其在剧中扮演飞行员。据日本媒体报道,该剧播出后,因“9·11”事件后陷入不景气的日本航空公司收到大量求职信,航空业成为日本人向往的职业。这才是一个行业剧应有的品格和追求。

好的行业剧一定是基于生活展现这个行业包括荣耀和卑微的各个方面,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展现从业者对于职业的热爱和对于专业的追求。罗丹说,现代人最大的缺点,是对自己的职业缺乏爱心。我们的某些电视剧从业者因为缺乏对自己的职业爱心,不能深入某一行业了解这一行业,在不能热爱自己职业的同时,粗制滥造地想象和生产了其他行业,因此才会出现这么多“伪行业”,试图在欺骗自己的同时,也说服电视观众。这使得大多数行业剧的生产一直处于中低水平的发展态势之下,观众们在行业剧的噱头下,看到的却是剧情的浮夸和创作的浮躁。反观那些刷屏爆红的纪录片,用真实并带有荣耀的职场人物,让我们看到了职业的尊严和专业的魅力,这是国产行业剧所缺少的,也是值得反思的。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