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让“健康中国”惠及乡村振兴

日期:2021/03/12|点击:317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至此,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个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改革开放40多年来,7.5亿人成功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脱贫摘帽是新生活新奋斗新起点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接下来的接续奋斗,是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站在“十四五”发展开局之年新起点上,以“中国平安健康守护行动”20182020年间对全国609个贫困村健康体检的数据为基础,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战疾战贫 健康中国——2018-2020乡村健康扶贫报告书》,精准回顾了近些年来健康扶贫的政策演进、路径以及取得的成效,具有说服力地分析了贫困地区居民疾病特征,对“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新路径和新方法作了有益探索。作为国家高端智库发布的这一专业性报告,正当其时、恰到好处,带给社会各界富有启迪价值的观察思考维度:如何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健康扶贫成果,让“健康中国”无缝衔接乡村振兴,促健康扶贫有效惠及农村农民。

事实上,健康是每个人最宝贵财富,拥有健康就拥有了高质量生活,关注身心健康,共享美好生活,是人类社会永恒追求。人们常把健康比作1,事业、家庭、名誉、财富等就是1后面的0,人生圆满全系于1的稳固。在人类历史上,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而疾病往往与贫困像一对孪生兄弟如影随形、密切相关。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贫穷的本质》专著中认为,贫穷其实是有很多因素组成,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健康陷阱”,穷人对于自身健康投资反应冷淡,从而经常出现因病返贫的现象。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中,健康扶贫应当也必须是再加一把力助推前行。

每个人承担起自己健康第一责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强调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中国上升为战略,大力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让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各方共同参与,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据相关权威数据显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普遍,由此引起的疾病问题日益突出;给国民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

从国际上看,2015年联合国通过了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17项目标和169项具体目标,主要的17项发展目标里面几乎各个和健康都有关系,确切地说在文字上有几个目标是明显地、直接地提出了一些健康要求,首先是关于目标2要改善人类的营养状况,目标3要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目标6里面提出要给人人提供安全的水和环境卫生等等,说明国际社会对于健康问题是高度重视。世界卫生组织从1986年开始召开了多届健康促进大会,第九次大会是2016年底在上海召开,确定的目标和主题就是我们要和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目标结合在一起,同时提出了“人人享有健康、一切为了健康”这样的口号。我国健康数据以及一些行动和经验得到大会参会者高度评价。

 “健康中国”行动主要遵循的原则:首先是健康优先,要创新健康的发展模式;其次是改革创新,要坚持政府主导,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和体系;还有科学发展,就是要遵循健康领域发展规律,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公平公正就是要缩小服务之间的不平等,要缩小这样的差距。在未来10年,政策目标设定为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导致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健康扶贫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强调指出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人人享有健康  一切为了健康。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坐标维度考量,乡村农民的健康促进提升增强无疑是全民健康所面临的短板瓶颈与堵点痛点,健康扶贫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按照共建共享的基本路径,如何在政府托底保障的基础上,鼓励各界广泛参与,奉献爱心,将健康扶贫可持续深入开展下去,让健康中国惠及乡村振兴,提出几点思考建议——

一是开展健康教育,更新生活理念。根据全国三次调查显示,国人的健康素养太低,基本上十个人里面有一个人掌握健康素养,这是影响健康中国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列为健康指标体系的一个具体目标。这个问题在乡村显得尤为突出,亟待提升广大农民尤其是脱贫群众的健康素养。世界卫生组织上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合作中心首任主任胡锦华先生倡导,要让健康教育“落地”,就是说健康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各种形式上,而是要“入耳”“入脑”,更新生活理念,着力于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最终落实在日常生活的自觉行动上。

二是消弭技术鸿沟,科技赋能健康。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贫困村通光纤比例已达94%4G网络覆盖率已超过90%。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困难群众搭建了通往外界的桥梁,为健康扶贫创造了良好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但技术进步在给人们带来便捷性的同时,也引发“技术鸿沟”问题。在健康扶贫中,应当帮助脱贫群众掌握、使用移动互联网科技产品,在技术开发层面更多考虑操作的便利性,使贫困地区老百姓能均等享有技术进步带来的益处。同时,应当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因病致贫的潜在对象进行个性化画像与定位,开展远程问诊等,科技赋能提升健康扶贫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是创新服务模式,供给优质资源。“上医治未病”,预防是最好的治疗。对脱贫摘帽的贫困地区来说,首要的应该是让脱贫群众尽可能容易地获得预防性保健服务,并规范医疗服务的质量。这就要怀着一种富有爱心的责任感,创新服务模式,将健康意识与优质资源送到乡村民间。比如应当倡导价廉质优的乡村健康体检,做到有病特别是大病重病尽早发现;对易因病致贫返贫入口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关注脱贫乡村群众健康意识提升,开展面向基层医护人员、偏远地区村民的健康科普知识传播,助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四是增大传播力度,促进社会共识。健康扶贫应当是全社会的公益行为,仅有医疗卫生界专业人士、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与爱心人士的参与是远远不够的,应当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切实助力脱贫群众普及健康知识、树立健康意识、参与健康行动、提供健康服务、健全支撑体系、注重宣传引导,实现促进乡村全民健康的目标。将健康中国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大力促进提升全体人民健康福祉,实现“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我国社会文明进步一定会上新台阶,实现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

作者:何建华,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通大学长三角城市群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此文系311日在“战疾战贫,健康中国”《2018—2020乡村健康扶贫报告书》发布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来源:澎湃新闻 2021311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