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长三角一体化应解题城市化“发展之问”

日期:2020/12/23|点击:292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强调指出:我国城市化道路怎么走?这是个重大问题,关键是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目标。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6%,今后一个时期还会上升。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工业化拉动城市化,城市化推动工业化,用30年左右时间走完西方100多年历程,用“神速”形容我国城市化发展毫不为过。面对城市化道路“发展之问”,事实上我们应当回望审视思考一下“城市”。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当今世界各类要素资源和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人类宏大的集体叙事。近些年,在思考城市问题方面积累了这样几个观点:城市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美好生活;城市是富人的,也是穷人的;城市不能为资本服务,更不能被资本绑架;城市应当有精神层面的“乡愁”;城市化不是无限扩张,应当有底线思维的边界制衡。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群如何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再出发是题中应有之义。《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划范围为四个圈层,其中核心圈层是以27个城市为中心区、面积达22.5万平方公里的长三角城市群。这一被公认为可以建成世界第六大的城市群,又被分为“1+5”都市圈。毋庸置疑,长三角城市群具有良好发展基础,也存在亟待破局解题的突出矛盾:上海作为核心城市的综合功能相对较弱,中心城区人口压力大,与纽约、东京、伦敦等城市相比,上海城市核心功能、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不够;城市群发展质量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制造业附加值不高,城市间分工协作不够;城市包容性不足,外来人口市民化滞后;城市建设无序蔓延,空间利用效率不高;开发强度过高,后续建设空间潜力不足;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人居环境质量趋于恶化。

基于发展基础与突出矛盾,推动城市群与都市圈协同高质量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意义:避免城市出现拥挤效应,解决城市病;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推动产业共振,实现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承载全球竞争与合作的主要载体,提高国际竞争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落地,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对于长三角城市群如何解题 “神速”城市化“发展之问”,也应当围绕一体化与高质量切实推进,为全国提供示范引领效应。

具体提出几点思考建议:一是观念的更新,应当牢固树立城市群与都市圈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共同体理念;二是要素的流动,突破一城一地发展模式,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三是产业的共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四是人才的集聚,应当着力控制并降低城市综合成本,为809000后年轻人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五是政策的协同,尤其是在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加快城市群与都市圈一体化同城化进程。

来源:新华日报 20201222

作者:何建华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通大学长三角城市群新发展研究院院长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