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3日下午,社会学所党总支赴天平路街道举行“初心路——行走中的党课主题党日活动”。天平街道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内涵,红色基因得天独厚、人文底蕴精深广博、海派文化印记鲜明、区域资源多元丰富。
全体党员一行从李白旧居及秘密电台到嘉澜庭,从中共江苏省委旧址到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最后至钱壮飞故居,上海海派文化促进中心的专业老师陪同参观讲解。一个个生动的真实故事让党员们了解到革命历程的波澜壮阔和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感受到城市斗争中共产党员所体现出来的坚强党性和崇高品质。
中共地下秘密电台旧址,位于建国西路384弄10号。红色的电波就是从这里传送出来的。反映革命斗争的著名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就是以此为背景拍摄的。该片中主人公李侠的原型就是李白烈士。李白出生于1910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嘉澜庭,永嘉路309号口袋公园,占地767平方米,经过旧改地块置换和城市风貌更新,东侧以立体橱窗的形式集中展现宋庆龄、张澜、马叙伦、黄炎培等著名统战人士生平,南侧“口袋咖啡”则是充满温度与活力的街角风景。
抗战时期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旧址位于原西爱咸斯路慎成里64号(今永嘉路291弄66号)。1939-1941年,江苏省委在此向抗日根据地和新四军输送党员干部、积极分子达数千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环境日益险恶,1942年11月,江苏省委遵照党中央指示撤回根据地以保存力量。
新四军驻沪办事处前期设于法租界巨籁达路(今巨鹿路)251号张达平租的亭子间。后迁至甘世东路(今嘉善路)兴顺里15号李子明家中。从1941年春至第二年秋,交通员陆续安全护送近1700人。另外,“新办”曾掩护苏中区党委书记陈丕显和新四军干部刘炎、邓六金等来沪治病,还为根据地购置了电台设备、教学用具、医疗器械和有关书刊等。
钱壮飞旧居位于嘉善路117弄24号。钱壮飞是中国共产党员隐蔽战线斗争的光辉代表,被周恩来誉为“龙潭三杰”之一,他于1927~1928年期间在此居住了约一年时光,并设立秘密联络处。
经此次迈步学“四史”的活动,党员们纷纷表示真切体会到那段峥嵘岁月的艰辛和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感受红色文化魅力的同时,更加坚定了入党初心,真正做到在“行走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