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栏 | 方松华:中国发展的变与不变

日期:2020/11/18|点击:338


【编制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上海社会科学院专家学者聚焦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


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精髓在于“大道至简”,讲究“道一以贯之”。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也可以从“中国发展的变与不变”这一脉络入手。

发展路径之变与旨归的不变

百年中国道路,追求的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之路,因此,发展成为近现代中国的第一要务。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旨在“建立一个新中国,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拨乱反正,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尔后,从“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到十九大“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和此次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新发展格局”,都体现着中国发展观的与时俱进。但是,归根结底,如何发展只是过程和路径,并不是目标和旨归。从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的“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发展的目标和旨归始终是“人民至上”。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从最初的粗放型发展,到经过反思后的科学发展,再到“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发展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政治生态正不断改善,而发展的精髓也从财富、器物层面回归到永恒不变的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价值层面。

问题导向之变与价值导向的不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开始引入问题导向。十九届五中全会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直面中国的实际,提出了当下中国亟须破解的困难、短板与问题,特别是用比较大的篇幅指出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这种直面国家治理体系的重点难点问题、困难和短板的表述,在党的历史文件中还是比较少见的。由此,全会提出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的破解之道。在这些“变”的背后,一以贯之的“人民至上”理念仍然是不变的价值导向,通过“以人民为中心”这个不变来应对问题导向之变与外部世界之变。

当下发展环境之变与未来远景的不变

全会指出,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同时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特别是强调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在指明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同时,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国内整体向好的格局不变。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会仍然坚持“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并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等。面对当下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全会坚持未来远景的不变,进一步彰显出中国在新时代砥砺前行、奋发有为,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推向前进的决心。


来源:上观新闻,20201118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