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30年惊天巨变!从荒地滩涂,到经济总量破万亿!浦东向顶级全球城市水平再迈进

日期:2020/05/23|点击:528


导读:一边是过去多年积累的丰硕改革发展成果,一边是未来无限可期的世界城市格局。三十而立的浦东,正如人至壮年,身处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节点上,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当下,如何引领我国新一轮高水平改革开放?如今的浦东正如30年前的浦东一样,当仁不让、责无旁贷。


 30年之前,谁能想到,曾经的一片荒地滩涂能够如此快速地完成一场沧海桑田的惊天巨变。且这种改革所带来的巨变能量还正在不断壮大,牵引着这片热土向着更高、更强的未来加速前行。

 30年来,浦东地区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27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稳定在万亿规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100亿元左右,仅2019年预计实到外资86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保持在2万亿元以上……

这片仅占全国八千分之一的土地,却创造了GDP总量约占上海的1/3、全国的1/80的奇迹。

如今,上海又提出“再造新浦东”。20198月,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在浦东正式揭牌,新片区未来将建成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引领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此基础上,浦东更是规划通过7年左右的努力,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实现“翻番的目标”。

未来,浦东的发展格局与全国市场竞争中的角色,也早已明晰。《上海市浦东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7-2035)》提出,到2050年,浦东新区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达顶级全球城市水平,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区。

从一片荒地滩涂到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从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到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历经30年快速发展的浦东,如今正站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节点上,回望过去是丰硕的改革发展成果,展望未来是鼎立世界舞台的全新城市格局。

三十而立的浦东,正以全新的面貌,励向未来、无限可期。

过去的30年:先行者中的先行者

 1990418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浦东。

其后的30年,浦东的发展一直与“试点”息息相关。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新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第一个自贸试验区。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看来,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时点,其中第二步就是1992年浦东新区的成立,浦东新区是综合改革试点,它最重要的使命就是金融发展和国际化。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面对上世纪90年代初传统城市经济体制约束大、或改革阻力大的情况下,通过在浦东建立新城区模式,直接试行各种改革开放新举措,然后用实践证明成功的做法,复制到旧城区与其他城市,从而开启以搞活城市、激发区域经济活力为特征的一轮改革开放。

 “浦东的开发开放,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从东南沿海地区的点状特区式试点阶段,进入到以开放获取经济发展动能,以开放推动各项经济改革的新阶段。把对外开放确立为最重要的基本国策之一,把搞活经济中心城市、更好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作为最重要的国家区域战略之一。”王振说。

 20056月,国务院批准浦东新区开展全国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王振认为,对中国经济来说,这一时期要为转变传统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传统的体制机制启动系统改革。而20139月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下称“上海自贸区”)的挂牌成立,意味着为国家推进更高起点的改革开放,激发可持续的发展动能,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深入融合全球化,开启新一轮对外开放。

上海自贸试验区则以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为方向,通过全面扩大开放获取改革动力,促进政府转变职能,发挥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作用,建立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浦东作为这三个‘第一’,是中国改革开放功能平台建设三级跳的‘试跳者’,事实证明,它的成绩每一次都是名列前茅。国家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是突破行政体制束缚,为解放城市发展活力、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培育新增长极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发挥了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作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马庆斌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总结道。

如今的浦东:再造一个“新浦东”

 2014年,伴随着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浦东新区的开启,浦东进入了“二次创业”,而其对浦东所带来的能级塑造则更加全面。

王振将其总结为四个方面:

一是以国际最高标准推进对外开放,开放领域进一步扩大、贸易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是建设张江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和张江科学城,基本形成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功能,造就未来发展新动能;

三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证照分离、减少事前审批、建设电子政府,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并为全国各地提供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四是强化国际化服务功能,基本建成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不仅如此,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吴大器还认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航运、贸易、经济等“四个中心”以及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重要平台、重大载体主要都在浦东,再加上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上海也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二次创业”的影响范围不仅在于浦东新区,还延伸到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

20198月,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在浦东正式揭牌,浦东“二次创业”再升级,从引领上海、长三角地区,上升为引领全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根据规划,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将保持20%左右高速增长,到2035年新片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相当于在浦东再造一个“新浦东”。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说:

 “增设新片区不是简单的原有自贸试验区扩区,也不是简单的现有政策平移,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变革。”

马庆斌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临港新片区是浦东走向下一个30年的新跳板、新平台,是中国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新窗口,浦东由此从黄浦江东岸新区,向亚太经济圈西岸顶级都市区迈进。

下一个30年:助力上海再造一个“上海”

 2019年浦东GDP总量达1.27万亿元。回首过去30年间,浦东的GDP总量增长210余倍,但这仅是浦东快速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逗号”。

 20196月,上海市出台《关于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 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通过7年左右的努力,未来浦东经济总量要突破2万亿元,实现翻番的目标”。

对此,王振认为,这一目标虽挑战性很大但也可争取实现。为达成目标,他建议可从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极大发挥临港新片区的作用。充分释放开放动能、特殊政策动能、120平方公里空间腹地动能,大规模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各类人才。

二是极大激发张江科学城的动能。进一步承载高端创新资源,继续布局科技创新大设施、大机构、大项目,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大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聚焦发展“六核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人才创新创业。

三是促进其他重要区域板块的功能升级和联动发展。包括陆家嘴、金桥、外高桥、世博园区总部基地等。另外要提升各街镇产业集聚区的转型升级,加强与张江科技城、临港新片区的深度联动。

事实上,如今的浦东也早已具备这样的“底气”。在以临港新片区为代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中,浦东吸引国际投资的节奏正不断加速。数据显示,2019年预计实到外资86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保持在2万亿元以上。

其中,2019年前11个月,浦东新区实到外资81.89亿美元,引进外资项目数量1814个,平均每天有超过5个项目落户浦东。此外,浦东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3家,统计显示,到去年11月,来浦东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总数已达168个。

吴大器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两年浦东引进的外资项目呈现大项目多、总数多、高新技术企业比重大;著名跨国公司纷至沓来;增资再投资现象此起彼伏;服务业项目比重增加;总部型项目和物流项目增加较多等特点。

当然不仅是外贸,1990年浦东地区生产总值仅有60亿元,2018年浦东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2019年更是增至1.27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7%。在此基础上,展望浦东的下一个30年,将又会走向怎样的高度?

近日发布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7-2035)》明确:到2050年,即下一个30年,浦东新区要全面建成开放、创新、高品质的卓越浦东。全球服务形成顶级配置力,科技创新形成前沿驱动力,产业集群形成世界影响力,宜居城区形成家园感召力,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达到顶级全球城市水平,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区。

 “也可以认为,再经过30年的努力,上海要再造一个上海。”王振认为,到2035年上海基本可以接近顶级全球城市水平,其中浦东是上海全球城市的核心区域,特别是诸如金融、贸易、航运、科创等核心功能区都分布在浦东。到2050年,浦东新区形成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开放枢纽门户功能,这四大功能,都将具有全球影响力。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418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