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关键阶段,上海社会科学院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科普宣传,特开设“战‘疫’中的智库声音”专栏,集结院内专家学者,传播智库声音,解读疫情期社会关切问题,坚定信心、科学防控,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近日,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吴雪明副所长、潘玮琳助理研究员在相关媒体发表文章,就全球口罩供需矛盾这一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当前正值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阶段,口罩、防护服和护目镜等医疗物资的需求急剧增加,供需矛盾突出,应该尽快采取措施保证医疗物资生产、供应、调配等各个环节不断不乱,这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护阻击战的重要一环;
其次,目前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比如当前对于生产口罩等医疗用品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低息贷款,或者让大中型企业提供原料时给予平价提供、延迟支付货款等措施,都可以让中小企业更全面复工和快速生产。另外,也可以将中小企业在赈灾方面的突出表现与疫情过后的经济恢复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比如表现突出的,可以给予金融方面的更大优惠支持或者减税降费的更大力度;
再次,解决好口罩等医疗用品的生产和供应问题,不仅可以解国内的燃眉之急,而且还能为中国在全球重塑负责任大国形象提供机会,如果能全力保障海外生产商的平价原料供应,如果能持续出口符合美标、欧标的口罩,并做好宣传,可以进一步提升各国民众对中国的好感。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吴雪明,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所长;潘玮琳,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