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陶希东:努力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人文之城

日期:2019/12/03|点击:477


城市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是当今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居所。构建繁荣、安全、神圣、包容、公平、幸福的现代化人文之城,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2019819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群众过得更幸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共鸣。这也意味着,努力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人文之城,是摆在我国乃至世界许多城市执政者面前的一个重大政治议题和战略任务。

首先,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人文之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要求。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着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很多富有创新性、引领性的城市发展理念,如针对城市规划,指出“折腾是最大的忌讳”;针对城市建设,提出“核心是人”的理念,针对城市管理和治理,提出“像绣花一样精细”;针对城市发展,提出“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如果综合起来分析,这些要求的初衷,就是让所有的城市建设者、开发者、管理者们应该明晰城市化工作的三个根本性问题,即 “为谁建设城市?”“建设什么样的城市?”“如何建设城市?”。换句话说,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中心位置,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人民过上吃穿出行有保障、精神信仰有追求的幸福美好生活,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是中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战略选择。

其次,我国建设现代化人文之城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201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接近60%,城市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需要指出的是,在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指引和以行政力量推动为主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下,我国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普遍存在重经济、轻社会,重增长、轻发展的倾向,普遍存在“见物不见人”,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满足人民的需求并未成为城市建设的第一要务。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上学难、看病难、看病贵、公共空间有限、大拆大建、雾霾日趋严重等“城市病”,成为许多大中城市的常态,严重影响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十八大以来,树立“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发展新理念,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促使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成为全国城市政府的共同选择。但从创建现代化人文城市的要求看,我们依然面临许多短板和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特殊重要性认识不足,规划中公众参与不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体现有待提升;规划偏重经济导向,大拆大建多,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乏力,难以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

二是,社会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不充分明显。如在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上,往往注重行政导向、户籍人口导向,而难以做到以需求为导向、以常住人口为依据的合理化配置,致使整个市域公共服务存在总量供给有限和结构性失衡双重矛盾;一些优质高端资源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区,广大郊区农村和城郊结合部,往往呈现服务短缺或“服务洼地”,无法满足当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合理化需求,人民满意度普遍不高。

三是,城市绿地、滨水休闲廊道、公园、室外健身场所等公共空间有限,无法满足民众健身休闲、户外活动、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需要。

四是,城市建设不平衡,一边是现代化高楼大厦,一边是棚户区或老旧小区,尤其是一些城中村、老旧小区的居民,居住、生活条件非常艰难,未能共享现代城市经济增长的成果。

五是,针对特殊群体的人性化设施(如盲道、无障碍设施等)普遍缺乏或规划不合理,无法有效满足特殊人群的实际生存和发展需求,影响着城市的温度。

最后,贯彻落实“城市是人民的”要求,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人文之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等相关方面协同推动相关制度的改革创新。重点需要完善以下相关工作:

一是,深刻认识城市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在依靠城市创造更多财富外,更要强调“人是核心”的价值导向,让城市规划、建设服务于人,不断满足人的合理化需求,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反过来,让深厚的城市文化涵养人、熏陶人,让每个人都成为有文化内涵、精神信仰的文明人。真正树立“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理念,并做到知行合一,是建设现代人文城市的思想根基所在。

二是,建立健全城市参与式规划制度。开辟更广泛的社会参与渠道和机制,充分吸纳人民群众多元化利益诉求,增强规划的透明性、公正性,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是,合理规划城市空间组织形态,科学合理配置社会公共服务。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依据实有人口数量,均衡配置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补齐服务短板,增强服务弱项,提高服务品质,让任何角落、任何个人都能在家门口公平享受城市各类基本公共服务,提高民生服务水平;加大市场与社会力量参与,构筑多元化服务供给方式,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层次服务需求,着力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四是,处理好旧区改造、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市更新的关系。既要着力改善老城区居民的居住生活条件,又要保留城市历史文脉和发展机理,更要激活城市老厂房、老码头等老旧空间的社会活力,还市民更多的休闲交流空间,培育城市公共精神。

五是,加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在城市设计中的深度应用,提升城市街道、建筑、景物的视觉美感。完善各类无障碍设施的精细化设计与管理,让所有特殊群体在城市中能够通行无阻,感受城市之美、城市之情。


来源:光明网-学术频道20191202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陶希东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