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嘹亮的红:从《邓小平之歌》到《兴业路上》桂兴华长诗座谈会在沪举行

日期:2018/03/01|点击:308

  

为推动上海主旋律创作,让上海的红色基因更加突出,使党的诞生地的文艺创作更上一层楼,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桂兴华长诗座谈会今天在沪举行。

 

在当代中国诗坛,被誉为“红色诗人”的桂兴华开创出政治抒情诗的一片天地,1993年即创作出版了新时期以来中国第一部政治抒情长诗《跨世纪的毛泽东》。随后,桂兴华连续创作推出了《邓小平之歌》《中国豪情》《祝福浦东》《永远的阳光》《青春宣言》《智慧的种子》《又一次起航》《城市的心跳》《前进!2010》《金号角》《中国在赶考》等11部作品。

 

“桂兴华一直力求在作品中将思想性、民族性、大众性有机结合起来,创作真正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得知桂兴华长诗座谈会的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吉狄马加日前从北京发来贺信。

 

座谈会上,桂兴华透露,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桂兴华的长诗《邓小平之歌.朗诵版》即将于3月下旬出版。据悉,《邓小平之歌.朗诵版》又有新的面貌,分为25个短章,一章一个细节,便于朗诵者选择和传播。诗人说:细节永远是第一位的,蕴含诗意的细节掌握得越多,想象的空间和张力就越大。

 

而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列入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的桂兴华长诗新作《兴业路上》已经完成序篇。据介绍,桂兴华新作《兴业路上》将紧扣一大会址在上海兴业路76号这个细节,以“路”为总意象,思考中国共产党振兴中华的风雨历程。整部长诗初稿计划于明年七一完成。

 

“桂兴华的底色与我们这座城市的底色一致,无疑是红色的。”座谈会现场,上海社科院副院长何建华说,“从红色革命根据地到改革开放的热土,从前沿阵地走进历史,再从历史走进时代前沿,桂兴华以诗人的激情展现了红色传承的史诗画卷,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唤醒了我们心中的红色记忆。”

 

近年来,桂兴华更是策划了200多场诗歌朗诵会,带领各界群众共同诵读红色诗歌,发出时代强音。近三年来,诵读会连续获得上海市公共文化创新项目奖。桂兴华认为,富有感染力的红色诗歌在推向社会方方面面的时候,要排除万难、理直气壮。而这片嘹亮的红,有着汹涌而温柔的鲜明个性,有着个人色彩浓郁的视角和意象。

 

“我虽然很强硬,但是我也很温柔。政治抒情诗,实际上写作很艰难,我始终处于夹缝中成长。”桂兴华感慨,“诗人在市场经济里面,往往碰得头破血流,有的知难而退了,我没有,我一路挺进。已经出版了11部了,我自己也感到不容易,第12部是写给党的100周年的《兴业路上》,我还要写下去,有生之年,我希望能添上自己的一砖一瓦。”

 

来源:人民网,201831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