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发布最新新闻理论研究成果

日期:2017/10/11|点击:83

  

1010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发布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出了《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系列丛书,该书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国际理论前沿丛书》的重要成果之一。

发布会上进行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主题发布和《中国语境下的新闻创新》、《城市传播研究:理论、实践及关键概念》的分主题发布。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于信汇指出,《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是上海社科院2014年启动的创新工程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体现出创新性和前瞻性。今后如何充分运用好现有的学术资源,更好地开展交叉研究,是新闻所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希望新闻所能在创新工程建设中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及《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主编强荧研究员介绍了《前沿》的整体情况及特色,该书除了前言和结语部分,一共分为11章,涉及不同的研究方向,完全照顾到了前沿性、理论性和指导性的原则。

强荧表示,新闻与传播学作为国家具有支撑性作用的之一,其研究有其自身的特色和特点。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新闻与传播研究的指导,这是前提和基础,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关于新闻本质、新闻生产及新闻传播规律的科学理论和指导体系。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历经新闻传播实践检验和理论研究发展深化,具有无穷生命力和指导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是新闻实践活动和学术研究的框架前提。对于新闻理论研究而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定盘星”,具有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为中国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和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与此同时,新闻与传播理论的研究,应该体现时代前沿性、专业系统性和承继民族性,要把继承和创新、理论与实践以及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进行结合。

之后,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白红义副研究员、董倩博士分别作了题为《中国语境下的新闻创新》和《城市传播研究:理论、实践及关键概念》的发布。

《中国语境下的新闻创新》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形塑新闻业的重要力量,它使新闻业陷入困境的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带来机遇。新闻业主动或被动地启动创新过程、研发创新产品以应对困境,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新闻创新的后果不仅具有经济层面的意义,也具有社会层面的意义。创新的成败不仅与新闻业当下的处境有关,也决定着新闻业的未来。

《城市传播研究:理论、实践及关键概念》主要回顾、总结了近期英语世界城市传播研究的发展状况。从聚焦该问题的背景及研究进路入手,提出西方城市传播研究是在缙绅化、新技术革命及传播学范式创新内在需求的合力中应运而生的。而后从城市即媒介、作为文本的城市及媒介与城市相融三个理论层面和“可沟通城市”的现实层面介绍了英语世界城市传播研究的最新进展。最后,着重介绍了“全托邦”和“地理媒介”这两个揭示了全球与地方、技术与媒介、视觉与公共性等诸多关系的关键性概念。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20171010

 

文字:人民网上海 董志雯|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