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6月29日在香港机场发表简短讲话时曾表示,相信通过在港一系列活动,一定会增强我们建设好、发展好香港的信心。
“增强信心”这个关键词充分表明,中央是香港发展的坚强后盾,将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行稳致远,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在回归祖国20年来取得巨大成就基础上再创辉煌,使香江之畔这颗历经历史风雨打磨的“东方之珠”与祖国一道光耀世界。
常言道:“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年之际,“增强信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领悟。
其一,增强对“一国两制”在港实践的坚定信心。香港回归祖国后,“一国两制”全面付诸实施,成为一种崭新政治实践。香港回归20年来,香港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变,人们生活方式也没有变,经济社会继续保持繁荣稳定。事实充分说明,“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毫无疑问取得了巨大成功。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对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应当坚定信心。
其二,增强对“港人治港”的坚定信心。英国在鸦片战争中侵占香港后实行了一整套殖民统治制度,港督由英国政府委派,港人没有民主权利。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同胞真正实现了当家做主,“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变成生动现实。特区政府就自治范围内的各种重大事务自主决策。香港居民所珍惜的法治、自由、人权、公正、廉洁等核心价值观仍然广受尊崇,言论自由、新闻自由、游行集会自由等较之回归前有增无减,香港依然是公认的全世界最自由的地方之一。这一切都表明,对“港人治港”应当坚定信心。
其三,增强对中央坚强后盾的坚定信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年来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遭遇过亚洲金融风暴冲击、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巨大考验。每一个困难时刻,中央都成为力挺支持香港的强大后盾,祖国都及时伸出支持之手帮助香港渡过难关,这使得绝大多数香港人感悟到:“香港好,祖国好;祖国好,香港更好”。如今,祖国这颗“大树”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以为香港实现发展愿景遮风挡雨、福荫未来。
其四,增强对香港市民爱国爱港的坚定信心。香港近年来虽然发生了“占中”、旺角暴乱等一系列事件,社会生活中出现某些“泛政治化”现象,但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回归20年来,绝大多数香港市民爱国爱港,民族认同感、国家归属感在不断提升增强,主张“独立”或反对“一国两制”的人是绝少数和不得民心。
其五,增强对香港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香港同样面临世界各国各地区共同话题: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香港同胞应当在祖国大家庭中与全国人民一道携手同心,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善抓“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新机遇,发挥香港在全球价值链中不可替代独特优势,内融外拓。“内融”即与内地深度融合,“外拓”即对世界锐意开拓,创造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发展的更美好明天。
(作者何建华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全媒体中心供稿)
来源:香港大公文汇全媒体 2017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