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胡志勇:中印战略对话难缓解双方的分歧

日期:2017/03/07|点击:30

  

近日,停顿近三年的双边战略对话终于成功在中国举行,这是莫迪上台后首次与中国举行的战略对话,去年,中国外长王毅访印期间重启了中印战略对话这一机制。但双方未能打破在认定“穆罕默德军”头目马苏德•爱兹哈尔为恐怖分子以及印度加入核供应国集团问题上的僵局。 

中印战略对话印度方面由曾任驻华大使、现任印度外交秘书苏杰生率领。在对话中,印度提出中巴经济走廊经过巴基斯坦占领的克什米尔地区而“侵犯”了印度主权。

众所周知,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而提出了事关全球未来50年发展的“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是以经济合作、互联互通带动沿线欠发达国家搭上中国新一轮发展的快车的新型国际合作模式。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加入到中国这一宏伟倡议之中。但是,作为中国最大的邻国印度仍停留在“非敌即友”的冷战思维上,不顾国际社会反对,长期对巴基斯坦实行战略攻势,这种逆全球化的过时行径自然也受到了印度周边国家的强烈不满和反对。

而且,印度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发展始终抱有嫉妒和猜疑的态度,处处和中国比较,事事和中国竞争,但事实是中国与印度根本就不在一个发展层次上。印度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地区发展中大国。其国内基础设施落后不堪、空气质量远低于中国水平,投资环境更无法与中国相比。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今后20-30年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中国致力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并致力于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以经济促政治发展,推动构建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印度理应和中国一道共同为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做出各自应有的贡献。

尽管印度表面上支持中国的互联互通。但印度不顾事实仍提出中巴经济走廊经过巴基斯坦占领的克什米尔地区而“侵犯”了印度主权,这是印度坚持冷战思维而提出的近乎荒唐的要求。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将极大地造福巴基斯坦落后地区,改善和提高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无疑会推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发展,这是合作双赢的机遇。印度应该积极配合抓住这个历史发展的机遇才是。

中巴经济走廊对促进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贸务实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影响中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 

但是,长期以来,印度在南亚实行冷战思维的邻国政策,凡是南亚其他国家与中国密切合作的项目都被印度看作是中国包围印度的举动,印度从中作梗、使绊子,从中搅局。而且,印度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至今仍持有保留和怀疑态度,令其丧失了诸多发展机会。 

实际上,中国对印度申请加入核供应国集团一直“持开放态度”,不存在中国利用此议题为难印度的可能。中国强调任何加入核供应集团的国家应遵循相关原则和程序,需要按照必要的过程和流程行事,印度也不例外。中国主张加入核供应国集团是多边问题,而非双边问题。

关于穆罕默德军头目问题,由于印度至今仍拿不出确凿的证据,中国没有同意将“穆罕默德军”头目马苏德•爱兹哈尔列入全球恐怖分子名单。 

当前中印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国愿与印度共同努力,落实好两国领导人共识,保持高层交往,增进战略沟通,扩大双、多边务实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新进展。 

尽管此次中印双边战略对话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印度加入核供应国集团和反恐两大问题中国没有满足印度的诉求。但是,中印战略对话作为两国之间重要的沟通机制,成为一个深入交流、缩小分歧、增进合作的重要平台。

因此,重启中印双边战略对话有助于中、印两国增进互信、加强合作,也有助于中、印两国之间的分歧渐进改善,为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是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中国评论通讯社》 201736

 

文字:胡志勇|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