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胡志勇:一带一路助推中国周边外交走向深入

日期:2017/02/08|点击:46

  

周边国家在中国对外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积极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为国内发展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

中国外交在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坚持推动合作共赢的同时,更加注重主动谋划、积极作为。中国外交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应时而动、顺势而为,提出了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重大外交理念和政策主张,已成为中国外交的旗帜。

中国坚持以“亲诚惠容”的理念处理周边外交事务,并提出“双轨思路”解决南海争端,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外交风格。

中国“一带一路”是以经济合作为主的倡议,是中国主动走出去的抓手,将带动和扩大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助于填补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欠缺并促进工业发展。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提供了一个互利合作的平台,促进和深化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关系。尤其是促进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关系,使中国与东盟之间经济更为紧密。

东盟地区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心,加强东盟成员国之间以及东盟成员国与中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使世界上两个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进一步靠拢。

东盟经济体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重点地区,也是中国周边外交最重要的地区。近几年来,中国和东盟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关系迅猛发展。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大幅增加。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有效抵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同时,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互利共赢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将有助于实现中国提出的构建利益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目标。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动和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务实合作关系,以经贸合作为主,淡化安全分歧,带动和帮助周边欠发达国家走上快速发展之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加快地区经济一体化。

中国积极鼓励商业银行、半官方区域合作基金和民间资本参与“一带一路”项目,使项目更加商业化。诸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新成立的金融机构与中国国内的政策性银行携手合作,引领并参与“一带一路”跨境投资项目。

中国通过鼓励多边机构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目前,中国已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超50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并且在国内7个省市新建了自贸试验区,这些省市大多在内陆地区,这将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投资项目,简化跨境交易流程并提升贸易自由度。“一带一路”加快了中国从世界最大商品出口国向重要资本输出国的转变。“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持续增长。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提升全球贸易水平和大宗商品需求,从而有助于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并减少了周边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焦虑和疑虑,“一带一路”正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构建更紧密的新型伙伴关系的“强心剂”,也正成为中国提高国际事务话语权的主要推动力。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为周边国家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开放性强的发展平台,可以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与沿线国家的利益相结合,在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下,中国新一届领导人高瞻远瞩,将周边外交列为本届政府对外政策的重点,近睦远交,互利共赢,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与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连通起来,在传承和提升沿线国家对古丝绸之路的同时,致力于与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努力为地区间的和平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极大地提高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认同感和亲近感。 

因此,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更有助于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有利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进程中,进一步拉近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为中国新一轮发展营造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实现中国提出的构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从而完成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国际政治、积极新秩序的突出贡献。

(作者是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中国评论通讯社》 201728

 

文字:胡志勇|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