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这样一个相互依赖不断加深的时代,靠“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难以独善其身,出路唯有推进全球合作,加强“命运共同体”的身份认同
瑞士当地时间
如今,世界发展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一边是民粹主义、排外保护主义的反全球化之路,另一边则是开放多元、推动发展和经济合作的全球化之路,在这一岔路口,中国力图担当领航者的角色,为未来世界的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有着战略收缩的倾向,其鼓吹的“美国优先”式贸易保护主义令世界陡增对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而被难民危机和英国脱欧搞得焦头烂额的欧盟,正面临着极右翼势力趁势坐大、在大选年兴风作浪的困境。放眼整个西方世界,孤立主义抬头、反建制派兴起,经济全球化似乎已经失去了强有力的引领者。这场反全球化浪潮兴起的背后,实际反映出的是目前由西方世界主导的全球治理框架已无法适应世界发展的需求。习主席在演讲中针锋相对地批判了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反多边机制的思潮,明确表示,新兴市场的崛起已经改变了世界格局,此时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更需要国际社会形成共识、凝聚力量来调整世界治理模式。
这场别开生面的演讲向世界传递了两点信息,一是提出应对逆全球化浪潮的中国方案,二是阐述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
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并未从当前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受益,贫富差距拉大、不平等性增强加剧了国际局势的动荡,更重要的是,现存的全球治理模式无法解决日益严峻的全球性危机,金融治理机制也难以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市场频繁动荡、资产泡沫聚集等问题,随着美国领导力的下降,以及世界对现有国际秩序和规则不满的上升,习主席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协同联动、与时俱进、公平包容的理念,着力于打造富有活力、开放共赢、公正合理、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其中每一点都切中问题要害,直面当前的挑战与困境。事实上,转嫁本国危机、大打贸易战的“建墙”行为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在这样一个相互依赖不断加深的时代,靠“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难以独善其身,出路唯有推进全球合作,加强“命运共同体”的身份认同。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所言:“搞保护主义就如同把自己关进了小黑屋,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关空气,打贸易战带来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这句精彩的判断得到了全场的热烈掌声,最后一句话更是成为多国媒体引用的金句,因为这说出了很多与会者的心声。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习主席坚定捍卫经济全球化、推动彻底治理全球化痼疾的决心令世界动容,他的讲话向外界表达了中国态度与立场:中国已经准备好在全球治理中承担起与自身经济潜能相符的领导角色。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费和中国研究项目副主任斯考德·肯尼迪(Scott Kennedy)说的实在:“中国正在试图向外界传递一个积极信号,那就是当美国成为焦虑、紧张和不稳定的源头时,中国是世界上最负责的利益相关者。”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已经从“受益者”转变为“贡献者”,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吸收6000亿美元外来投资,而对外投资将到达7500亿美元。就在今年1月,国务院刚刚宣布将大幅度放宽制造业、服务业、采矿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这就仿佛世界经济驶出了一辆高铁,中国不仅主动向外分享改革红利,还欢迎世界各国来搭便车。
乐观、积极、呼吁全球合作以应对眼前的挑战,习主席出席本次达沃斯论坛提升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和世界发展的信心,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未来注入一剂强心剂。开放的中国能给世界带来更多机遇,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坚持做大蛋糕,坚持同舟共济,进一步推进全球治理向着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才是造福世界的明智之举,可以说中国以长远的眼光和切实行动展现了大国担当。习主席在万众瞩目的聚光灯下完成本次演讲,清晰地向外界传达了中国立场,世界对中国的认识也将翻开新的篇章。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