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胡志勇:中国应积极面对特朗普的不确定性

日期:2017/01/21|点击:43

  

120日,特朗普将正式就任美国第45任总统。特朗普上台将使美国政府未来对外政策不确定性陡然上升。   

从表面上看,特朗普上台后可能将抛弃“亚太再平衡”这种字眼,不会再使用诸如“亚洲再平衡”、“重返亚太”等这些令人回到冷战时期的词语。但是,作为一个精明的成功商人,特朗普将更务实地采取更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政策,以继续保持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从长远来看,特朗普不会也不可能动摇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的根基,亚太地区将成为特朗普任内遏制中国的前沿地区,特朗普版“亚太再平衡”有可能超过奥巴马时期的力度。 

在竞选阶段,特朗普曾信誓旦旦地表态要包括废弃奥巴马总统任期内最重要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但是,面对中国日益崛起和日趋强大,特朗普上任后会对中国更为强势、更强硬,并且,特朗普在亚洲表现得将更为强势。

从特朗普组阁来看,基本上都是商界精英,特朗普要打造的是一个以经济、金融和贸易高管为主的政府团队,无疑会给中美关系带来不确定因素,中国的新一轮发展将不得不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首先,在地缘政治领域,特朗普上台将以非专业、非常理的方式处理美国对外事务,由于其缺乏国际经验,其过于强势的决策风格将可能导致国际变局发生重大变化,并促使一系列地缘政治热点问题升温;同时,特朗普可能在亚洲部署大量美国军事力量,实施更积极的干预主义政策。地区权力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动,从而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政策混乱。特朗普将强化与俄罗斯的关系,“联俄抗中”将成为特朗普对外政策的主轴,“中俄美”三角关系将朝着有利于美、俄方向发展,中国对美、俄的双边关系将更为复杂化;而且,美国将加强与欧洲国家的关系,并进一步稳固美国在亚洲盟友的战略关系,强化美日同盟和美韩关系,鼓励日本和韩国对华制衡政策,继续稳固美国在亚洲的地位,以全方位遏制中国崛起。 

其次,在安全领域,特朗普更加偏好硬实力,“以实力谋求和平”。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将秉承里根总统冷战时期的外交政策,特朗普上任后将着力解决美国国防资源短缺问题,希望加大军事方面的投入来重塑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力量与领导地位,强化美国海军建设,扩大海军规模,增加海军军备,扩大陆军和空军力量,美国海、空军将相互协调,并与亚太盟友联合行动,以维护美国在亚洲的利益,保障亚洲的自由秩序。特别是在东亚地区,特朗普将更为强硬,朝鲜核问题将成为特朗普打压中国的一道难题。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将会继续在亚太地区奉行严厉遏制中国的政策,通过各种形式的介入,试图将中国拖入四面出击、疲于应付的不利局面。而且,特朗普还将积极利用南海问题频频向中国发难,美国将进一步加强在东盟地区的军事存在,美国将推行更加积极的政策,强化发展与菲律宾、越南以及其他与中国存在南海争议国家的关系,不断提高中国与越南、菲律宾和日本等国家围绕南沙群岛和钓鱼岛的领土争端的不确定性,抗衡中国,以平衡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影响力,并将增加中、美爆发危机的风险性。

中国在进行战略对冲时,需要分清主、次矛盾,把握强硬与妥协的度,避免在南海地区与美国形成直接的军事对抗,以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第三、在经济方面,特朗普上任后将废弃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原本是奥巴马用来遏制中国发展的TPP将被特朗普搁置一边,特朗普将会以一种更积极的双边贸易协定来替代TPP。特朗普上台后将采取诸多逆全球化的政策,以使更多的资本回流美国。

而且,特朗普上台后将加大贸易保护力度,有可能向中国出口美国商品加收相当的关税。将严格限制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活动。特朗普将采取更为激进的贸易政策,聚焦中、美双边贸易协定,和中国展开激烈竞争,同中国“抢生意”。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将更具保护主义色彩,成为影响未来中美贸易关系稳定与发展的消极因素。“以经促政”将成为特朗普对华政策的特征。 

同时,美国也将会利用汇率问题对华发难。美国很可能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的黑名单,实施报复性措施,并可能对从中国进口的特定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特朗普上台后可能采取低利率的宽松美元政策,可能会引发新一轮全球范围内的货币战争,破坏全球经济稳定与地区经贸政策的协调,无疑会加大中国经济恢复的难度,增加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度。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两国关系的重要性已超越双边范畴,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世界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攸关两国人民的福祉和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一个稳定发展的中美关系符合中、美两国的利益,也是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

实际上,经过近40年的磨合,中、美两国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赖度不断上升。尽管中、美两国处于事实上不对称的态势,但是,为了中、美两国共同的利益,为了维护全球的稳定与繁荣,中、美两国应携起手来,共同努力,积极寻找两国公约数,求同存异,继续推动双边关系,增进互信,加强务实合作。 

因此,特朗普上台对中国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中国的实力运用与外交智慧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从积极角度考量,特朗普政府可能带来的政策灾难性及其严重性不大。但是从消极角度考量,特朗普上台可能导致美国政府陷入不断内耗、无所作为的境地,降低美国对国际体系的影响力,将加速全球国际关系的碎片化。 

尽管特朗普上台后将显现出更多“不确定性”的一面,中国应审慎应对、冷静观察,做好应对准备,保持战略定力,避免过激反应,以不变应万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早日实现平稳的良性互动,避免和防止战略误判与操作失误引发的冲突,减少对抗。

针对特朗普经济行为对全球经济治理和整体经济格局所带来的冲击和不确定性,中国应积极调整对美政策,主动积极地加强中国对全球事务的协调与整合,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因此,中国积极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原则,相互理解、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中、美两国应积极创新、规范双方互动模式,加强危机管理,减轻中、美两国战略博弈引发的安全困境,管控双方在热点地区的战术博弈引发的突发危机,通过制度化措施增强彼此战略互信,提供双方危机管控能力,共同努力,平衡战略对冲,保障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为全球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促进中、美两国及全球经济实现可持续、强有力的增长。

中国应积极、主动地与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开展务实合作,管控彼此分歧,加强彼此沟通与协调,相向而行,推动和促进中、美双方高层持续的良性互动;化“危机”为“机遇”,使周边地区成为中国稳定的权力辐射区,避免中国周边地区被失衡的权力格局进一步撕裂而成为地缘政治上的破碎地带,变成不断给中国带来安全挑战的麻烦之源。

针对特朗普上台后可能强化贸易保护主义及废弃TPP的不确定性,一方面不断改善外资在中国的营商环境,更多地开放中国的市场;另一方面中国应将亚太自贸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贸区建设提升至中国全部对外经济战略的核心地位,积极利用“一带一路”加快推进区域贸易和投资一体化机制建设,以抵御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和逆全球化倾向,积极维护国际自由贸易体制;避免与美国正面展开“贸易战”,积极做好各种应对预案,通过WTO等争端机制把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和摩擦控制在法律与技术层面。

同时,中、美两国应继续积极利用好现有的对话机制,不断加强双方人文交流,继续推动中、美两国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取得进展,保持中、美关系良性发展,积极构建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有效维护好中国的国家利益。

(作者是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中国评论通讯社》 2017120

 

文字:胡志勇|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