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政府首次发布了《中国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白皮书。详细阐述了中国对亚太安全合作的政策主张与参与亚太地区主要多边机制与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等方面的举措。
众所周知,中国一直致力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中国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积极参与亚太地区各种合作机制,全面参与区域合作,成为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的主要国家,中国的支持和积极参与直接保证了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且,随着中国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引领和推动了亚太地区的发展,并使之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活力与潜力的地区。
为了共同应对各种挑战,中国提出了加强亚太安全对话合作的六点主张,即:促进共同发展、推进伙伴关系建设、完善现有地区多边机制、推动规则建设、密切军事交流合作和妥善处理分歧矛盾。这六点主张是中国与各国长期交往的经验总结,是地区国家共同智慧的结晶。
中国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亚太安全架构建设注入了新活力,将有效维护和推动亚太地区和平与安全。
同时,中国一直在积极促进与其他大国在亚太地区的良性互动,积极构建亚太大国关系,以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
中、美两国以“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原则,中国积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实现两国在亚太地区的良性互动,包容协作。而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得到新的发展。近年来,中、日关系也在持续改善并向前发展。
中国正以“一带一路”为抓手,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不断深化与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建设与周边其他国家建设相对接,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与互联互通,实现互利共赢;积极打造与周边国家“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为中国新一轮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作为亚太地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是地区多边机制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是许多机制的创始成员。中国坚定支持东盟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积极参与和大力推动相关机制中的对话合作。以伙伴关系建设为纽带,共建平等相待、互信包容、互利互惠、互商互谅的新型亚太伙伴关系,共同实现包容互惠的发展,促进亚太地区安全。
面对亚太地区非传统安全威胁越来越突出的现实挑战,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应对本地区非传统安全挑战的交流合作,不断提供公共安全产品,在救灾、反恐、打击跨国犯罪、网络安全、海上安全等领域举办了一大批合作项目,增进了本地区国家之间的理解与互信,提升了各国协同应对挑战的能力,为保障地区和平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和谈判妥善处理各国间的矛盾与分歧,共同维护好地区和平稳定。
针对近年来南海争端不断上升的不利态势,中国始终坚持“双轨思路”解决相关争议,继续致力于同直接有关国家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南海争议。中国将继续推动与有关国家建立和完善双边海上磋商机制,探讨在渔业、油气等领域的共同开发,推动有关各国积极探讨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建立合作机制;务实合作,在积极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框架下,推动与南海周边国家、与东盟国家的多边合作;继续推进与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等有关国家的双边合作,积极维护南海航行安全,与周边国家一道,避免海上犯罪,打击海盗活动,共同维护好南海和平稳定,维护好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的航行与飞越自由,确保南海成为和平之海、合作之海。
应当指出的是,随着特朗普入主白宫,美国对亚太政策将会进一步强化,对中国新一轮发展将带来更加不利和严峻的挑战。中国此时发布《中国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白皮书,一方面是策应不断变化的亚太安全局势的需要,另一方面是面对特朗普亚太安全的“不确定性”,中国重申的亚太立场与政策主张,更是中国作为亚太安全重要建设者和维护者的政策宣示,再一次表明了中国坚决维护亚太地区和平与安全的决心。
(作者是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中国评论通讯社》 2017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