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当中最重要的板块,也是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成为世界经济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并长期引领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中国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63%,贸易总量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一半。不过,由于亚太地区各国发展不一,贫富差距加大,亚太地区面临着诸多挑战。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太,亚太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广泛深入参与亚太地区各领域合作,积极推进经济技术合作与能力建设。中国一直积极努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积极通过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等具体行动,积极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复苏与发展。
中国对外政策将与亚太其他国家建立伙伴关系看作是亚太合作的重要纽带,秉承“互信、包容、合作、共赢”伙伴关系精神,与其他亚太国家建立这种互利互惠的新型伙伴关系,中国在建设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上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致力于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带动亚太国家共同发展,为本地区人民创造更多机遇,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共同应对挑战。
随着世界经济增长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目前,亚太地区各国存在着发展不均衡、国内经济结构不合理、一些国家发展后劲不足、改革创新进展缓慢、区域贸易安排碎片化等问题。而且,亚太地区经济增长面临着外部挑战,如全球贸易疲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以及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增加等,此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增加了潜在贸易纠纷和国内需求下降的风险。因此,仅靠一国之力很难使亚太地区在全球新一轮复苏道路上占据领先地位。亚太国家应通过构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关系,发挥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因此,中国要继续积极深化与亚太其他国家的伙伴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坚持平等参与、充分协商,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全力营造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提升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地区国家合作与团结之路,共同规划发展愿景、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打造合作平台、共同谋求联动发展,依靠发展支柱、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包容性经济、改善收入和资本分配方式、促进文化合作与交流,坚持反对各种贸易保护主义和内向型政策,早日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亚太地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一直积极努力建设开放型经济,通过互联互通实现联动发展;在改革创新的同时,增强内生发展动力;通过合作共赢,深化与亚太其他国家之间的伙伴关系,推动和促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中国致力于降低关税等贸易壁垒,建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亚太自由贸易区。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展开,中国积极努力推进亚太地区的互联互通,通过建设港口、铁路等完善亚太地区基础设施,为深化地区经贸合作奠定基础。
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曲折、不确定性增加的困难复杂局面,在欧美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在G20杭州峰会上,中国提出了系统性的应对方案:通过创新开辟增长源泉,通过开放拓展发展空间,通过联动凝聚互动合力,通过包容夯实共赢基础。积极打造以创新发展、联动增长、利益融合为特征的充满活力、和谐的亚太开放型经济。以G20成果为基础积极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在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基本停摆之后,亚太自贸区为亚太地区未来经贸格局的塑造提供了动力。
近年来,中国通过自身不断努力,积极引领亚太地区走出世界经济的“雾霾”, 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构建亚太开放型经济,促进亚太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推动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领头羊”,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新道路。
(作者是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中国评论通讯社》 2016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