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何建华:告别精英“野蛮人”,中国经济“脱虚向实”已刻不容缓

日期:2016/12/16|点击:39

  

摘要

将多年来形成的“脱实向虚”切实转变为“脱虚向实”,进而使虚拟经济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初心”,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变化,用实实在在的劳动创造美好的人生与幸福的生活,获得真实的幸福感,这无疑是人类的福音,也应当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价值认同与不懈追求!

 

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先后强力发声,引发舆情高度关注。刘士余首次针对资本市场上热议的举牌、杠杆收购发表看法,他不仅狠批“野蛮人”强盗式收购,认为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行为上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行业强盗是不可以的;这是人性和商业道德的倒退和沦丧,根本不是金融创新,并警示谁挑战刑法等待的将是牢狱大门。他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项俊波说,保险监管将更加注重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引导保险资金坚守主业、服务实体经济、守住风险底线。他表示,努力做资本市场的友好投资人,绝不能让保险机构成为众皆侧目的野蛮人,也不能让保险资金成为资本市场的“泥石流”。

一语激起千层浪。事实上,刘士余、项俊波措辞严厉的讲话,一针见血触及了当今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全球“痛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价值取向到底怎样?是“脱实向虚”还是“脱虚向实”?虚实两者之间是平衡协同发展还是博弈对抗互害?人们总是在付出惨痛的代价过程中认知真理。观照全球教训,结合我国实际,这两位可以被称为中国虚拟经济领域顶层管理者连续发出的声音明确警示:“脱虚向实”已刻不容缓!

从学理上解析,虚拟经济的概念来源衍生于马克思提出的“虚拟资本”,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虚拟经济震撼性地进入学术界、实践部门与社会公众视野,始于1997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世界金融大鳄深潜于新兴经济体,等“风口上的猪”体壮膘肥可宰时,将巨额投资及其丰厚盈利瞬间卷走,致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时陷入困境。事实上,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迷乱时代”泡沫经济破灭,到1990年至1995年墨西哥金融动荡,人们在迷蒙中已经对虚拟经济开始警觉。历史演进到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震撼全球,使人们认清了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渗透带来的损害。危机的恐怖、剧烈的震荡、惨痛的代价,令世界各国领导人、专家学者和社会大众认识到,应当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被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虚拟经济极度膨胀与恶性发展。

可叹的是,人是易忘动物,往往好了伤疤忘了疼,有时甚至于伤疤还没好就忘了痛。“华尔街神话”破灭至今,虚拟经济这把火越烧越旺,再次引发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的全球性焦虑。可以说,对虚拟经济脱离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一本质属性而发生的异化,以及给经济社会带来的损害,人们的认知越来越清晰,概言之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虚拟经济异化导致传统生产方式被颠覆,使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困扰。人类社会传统生产方式表现为基本的供需平衡模式,也就是不断寻求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平衡发展,其中市场起着“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尤其是无线互联互通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市场交易行为的极大便利性,不断催生、放大了虚拟经济效应,市场需求不再是真实需求,而是由虚拟构造,就像画了一个“美味大饼”造成虚幻饥渴,至于虚拟构造的需求能不能成为实际需求,则是另一回事。当前经济领域,虚拟经济的极度膨胀,“脱实向虚”的明显趋势,已经并正在改变人类传统的供需平衡的生产方式和经济运作模式,严重困扰经济发展。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的广泛运用,普通民众可能面临更为严重的失业危机,甚至导致人连劳动的基本权利都不能获得。这种趋势任其发展,也许会带来一系列新的社会发展难题。

其二,虚拟经济异化使金融精英“钱生钱”游戏越玩越嗨,造成严重的社会贫富差距。金融原本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现在自身变成一个强大产业,偏离了金融业的本质属性。由此带来一个值得反思的现象,就是从事金融业、房地产业等虚拟经济领域工作的群体不知不觉之间成为社会强势群体,运用知识、技能和市场不断推高资产价格,轻易地赚取热钱、快钱、大钱,成为西装华服、精致典雅、弹冠相庆、富足生存的所谓社会精英阶层,与社会草根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有多少家长送孩子到西方世界大学校园读金融,华尔街成为追逐成功的梦想。2008年由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雷曼兄弟的“庞氏骗局”,让全世界人们看清楚以“华尔街神话”为代表的金融寡头们运用过度金融创新、掠夺全球财富的真面目,充分认识到虚拟经济、金融创新、货币扩张的危害性,其中最主要的是造成财富分配不合理导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使社会显得不公平公正合理。曾经发生在美国、瞬间席卷数百个城市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就是99%劳动大众向1%金融精英讨说法的社会运动。现在全世界认识到,不能无休止玩虚拟游戏了,要发展实体制造业,给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也就是生存发展机会,以至于让制造业回归使“美国再次强大”,成为侯任总统特朗普的重要执政抓手之一。

其三,虚拟经济异化导致人性贪欲本能无底线释放,使人们价值观念发生严重错乱。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当今世界,资本利得远远高于劳动所得,这就病毒式引发人们尤其是年青一代价值观念的改变,认为投资理财可以来钱更快捷、更轻松、更幸福,而日升而出、日落而归的辛苦劳作的价值取向不免弱化。上世纪80年代末,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横滨和神户六大城市中心地价指数大涨,仅东京都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制造了世界上空前的房地产泡沫。那时的东京街头巷尾充斥“炼金术”,“理财技巧”成为全民流行语,一半以上日本人持有股票。正如格林斯潘所言,不到泡沫破裂人们便无法断定它是不是泡沫。日本政府采取强硬手法挤泡沫,使近乎疯狂的社会渐渐回归平静。日本社会从明治维新后殖产兴业开始形成近现代基本价值观,就是重视实业、轻视虚业,对投机没有什么好印象。虚拟经济过度,泡沫经济破裂,给日本社会带来“礼崩乐坏”的影响,再也回不到以前那种勤劳致富、海纳百川的胸怀,利益主导了一切。日本“迷乱时代”留给人类社会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至今仍值得引以为鉴。

其四,虚拟经济异化导致政府在治理选项上与资本联姻,使政府属性发生偏差。政府在社会治理中是什么角色?简言之,应当是资本与劳动两者间的平衡者,应当是社会公共利益协调者。可是,虚拟经济要依赖资本推动,以虚拟经济引导生产导致资本力量在全球兴风作浪。这引发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很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权力与资本勾结,大力发展虚拟经济,共同营造金融神话,利用发展虚拟经济来掠夺实体经济和草根百姓的财富。同时,一些官员利用发展虚拟经济火中取栗,使迷幻的资本游戏成为谋取私利的腐败温床。因此,如何运用政府作为公共利益协调者的功能来防止虚拟经济异化,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财富的分配,关怀劳动大众,呵护弱势群体,使社会和谐发展,成为全球治理面临的严峻挑战。

综上所述,呼吁“脱虚向实”,并不意味着不发展虚拟经济,而是针对虚拟经济异化发展的一种警示。将多年来形成的“脱实向虚”切实转变为“脱虚向实”,进而使虚拟经济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初心”,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变化,用实实在在的劳动创造美好的人生与幸福的生活,获得真实的幸福感,这无疑是人类的福音,也应当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价值认同与不懈追求!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来源:上观新闻  20161216

 

文字:何建华|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