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胡志勇:中国新战略出海口的地缘战略意义

日期:2016/12/16|点击:61

  

最近,中国在海洋合作方面捷报频频:在东边,10月,由中国电建集团承建的马来西亚皇京港深水补给码头举行了奠基仪式。皇京港位于吉隆坡和新加坡之间的马六甲市,距离吉隆坡不到150公里。中、马联合建设“皇京港”深水码头,也是马来西亚积极对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在中国企业的参与下,相关项目将为马来西亚海洋产业发展创造更多机遇,为马来西亚经济注入活力。

马六甲皇京港项目是一个大型的填海综合发展项目,属于马来西亚国家级二号工程,由三个人造岛和一个自然岛屿组成,占地1366英亩,总投入约800亿人民币,将于2019年完成,超越新加坡成为马六甲海峡上最大的港口,而全部配套工程将于2025年竣工。中国还被授予人造岛屿的土地所有权和99年的特许经营权。

在西侧,11月中旬,由中国建设的中巴经济走廊关键项目瓜达尔港正式开航,中国从此获得了新的印度洋出海口,瓜达尔港不仅仅是一个港口,更重要的是瓜达尔港将成为中国进入印度洋直达欧洲、北非一个关键的的战略支点,是中国从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便捷通道,有助于中国打通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 

西起瓜达尔东至中国新疆喀什的中巴经济走廊全长3000公里,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贯通南北丝路关键枢纽,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也是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巴经济走廊不仅为中国商品的进出口节约了时间,也将使巴基斯坦和周边国家因贸易的繁荣而受益。 

另外,今年2月,中国开始在吉布提建设其第一个海外军事设施。这个后勤保障基地为中国在亚丁湾、索马里的护航编队提供后勤保障。

目前,美、法、日三国在吉布提建立了军事基地。

2008年开始,中国积极参加在亚丁湾的联合打击海盗行动。

目前,在非洲的中国人已经突破100万,中国在吉布提建设的保障设施将主要用于中国军队执行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反海盗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的休整补给保障。目前工程进展顺利。中国在海外建立保障设施,是为了更好地承担国际责任,履行国际义务,保护中国合法利益,而不是为了寻求军事扩张。中国在吉布提的基地是一个“支援设施”,将更有效地保护中国在非洲的人员和财产安全,也有助于中国在亚丁湾地区巡航。 

中国建设吉布提港口,辐射效应比较明显:随着中国海外贸易不断发展。中国对石油依存度也逐年上升,百分之六十的运输要通过红海,而吉布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吉布提地处非洲东北部,位于亚丁湾西岸咽喉处,扼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冲曼德海峡,吉布提南邻索马里,西与埃塞俄比亚交界,北邻厄立特里亚,是从太平洋经印度洋到西亚、北非和欧洲的能源运输重要通道,也是从印度洋进入红海的关键入口,是通向繁忙的苏伊士运河水路的门户,为内陆邻国埃塞俄比亚提供港口,是天然良港,扼守地中海-印度洋航线咽喉。

 中国打造吉布提港口,可以增强中国在阿拉伯半岛、埃及、利比亚东部和中非的情报收集能力,并为中国在该地区的行动与监视提供相对的隐蔽性,从该地起飞的飞机可以不用中途加油抵达埃及等地,可以更便利地支援在南苏丹的维和部队,从而使中国在中东或非洲等冲突地区维和中发挥更大作用,有利于稳定中东局势,促进非洲发展。同时扩大中国的战略空间,也有利于将中国影响力扩展到中东、非洲地区,更好地发挥中国在地区安全稳定上的关键作用。

中国与马来西亚合作建设“皇京港”,可破解中国的“马六甲”困局,打破“岛链”封锁困局,使中国跳出美、日等国的战略包围,扩大中国的战略纵深,扩大中国的战略发展空间,提升中国的战略威慑力,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中国的战略环境,提升中国海上力量的战略机动能力。

中国推进海上战略支点建设有助于中国有效保护在印度洋上的利益与安全,改善中国西北与西南地区的经济布局,从而进一步加快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并为今后经略非洲、走向大洋、实施全球战略打下良好的地缘战略根基。但随着中国海上战略支点建设不断深入,中国面临的战略压力也随之增大。美国、日本、印度甚至澳大利亚等国都将会联合起来遏制中国。

现阶段中国海上战略支点建设的目标可以将瓜达尔港建设成为中国新的海上战略支点,瓜达尔港可以成为中国在印度洋海上护航行动提供人员后勤补给与保障能力,从而提高中国海上远洋作战与机动能力。瓜达尔港开航和中、马合建新皇京港深水码头是中国海洋合作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丰硕成果,也表明中国努力构建“东西两翼”海上战略支点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胜利。从此,中国拥有了新的战略出海口。

(作者是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中国评论通讯社》 20161216

 

文字:胡志勇|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