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谢京辉:新长征途中这场“脱贫”攻坚战,该怎么打

日期:2016/10/31|点击:40

  

摘要

要在不到四年时间里,且又是深度贫困的人群中实现“脱贫”,没有切实的应对举措,难以实现目标,但没有理想信念,同样很难完成“脱贫”攻坚战的任务。

 

201610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感我们今天纪念长征、缅怀红军不朽功绩的现实意义。联想到今年718日,习总书记站在80年前红军长征最终会师地——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吹响了新长征征途上“全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可以发现在接下来的艰苦奋斗中,如何使长征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力量,助力全国人民在全面小康道路上实现大会师的新长征,无疑是一个值得开掘的重要内容。

理想信念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长征胜利的启示时指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而从老一辈革命家手中接过新长征的接力棒,在今天已经演化成了繁荣祖国、造福人民的中国梦。新长征以“脱贫”奔小康为主攻目标之一,贫困是影响我国5700万人实现“中国梦”的最大拦路虎。要在不到四年时间里,且又是深度贫困的人群中实现“脱贫”,没有切实的应对举措,难以实现目标,但没有理想信念,同样很难完成“脱贫”攻坚战的任务。从此角度来说,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对于赢得这场“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是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

这次“脱贫”任务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这个总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

为还在贫苦中的大众翻身求解放,始终是我们党的理想信念,也是初心所在。当年红军指战员正是凭着对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奇迹般地克服了困难和险境,终于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正如张闻天所说的:为什么二万五千里长征能够有这样伟大的影响呢?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在这次长征中充分地表现出了她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牺牲奋斗与坚持到底的精神。当贫困还存在时,初心就更显可贵。

习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5周年重要讲话中多次指出“不忘初心”,实际上就是提醒我们“初心”是理想信念的根本。现在新长征的“脱贫”攻坚战已经打响,我们必须坚持始终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才能迎着困难啃硬骨头、攻坚拔寨。丢失了这个根本则会迷失方向!理想信念塑造着我们的价值观,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齐心同行。现在新长征的条件好过当年长征的百倍、千倍,但如果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扭曲了,不仅忘记了初心,甚至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私心教条,就难以实现全面“脱贫”的预定目标。

团结合作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决策,事关5700万人的福祉,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全国上下必须同心协力,凝心聚力,才能确保“脱贫”攻坚战任务完成。如果在行动上离开团结合作的基础性保证,也是无法完成“脱贫”任务的。

红军长征时,发扬了团结合作精神,统一听从党中央的指挥,各个方面军团结一致,密切合作,为了团结合作很多红军将士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最终长征很大程度上也因此而取得胜利。遵义会议就充分体现了党内、军内团结的极端重要性。那些破坏团结的举动,也会给党的事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如张国焘分裂党中央,造成了红四方面军二次长征,牺牲了很多红军将士,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脱贫”的新长征路上,同样必须发扬团结合作精神,才能取得最终胜利。这是因为,人心齐泰山移,面对共同的目标和共同任务,可以劲往一处使,攻克难关,可以团结合作,先富带后发。这就好比当年长征路上,红军将士能够官兵一致、同舟共济,才能互相扶持走完长征路。在新长征的“脱贫”路上,还必须要大力发扬奉献和贡献的团结合作精神,从而努力使贫困人群和地区早日走出贫困。

纪律观念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底线

打好新长征“脱贫”攻坚战,就是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其关键是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脱贫”的总体步骤,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如果没有纪律观念很难落实这方面的要求。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红军能够成为铁军,就是靠了铁的纪律保证!1928年,毛泽东同志在桂东沙田向工农革命军部队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发展为人们熟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正因为有了纪律底线的保障,党才能带领红军浴血奋战一往无前,最终取得长征胜利。发扬长征精神,必须牢记纪律观念才能赢得群众理解支持,在红军长征途中,红军因为听党指挥,严守纪律,保证了政令、军令的畅通,保证了战略转移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并最终赢得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只有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纪律观念,才能自觉地执行纪律,惟有守住纪律底线,才能步调一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战的任务。在纪律面前不能不为,也不能乱为。当前打好“脱贫”攻坚战过程中,应当具备的纪律观念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坚持原则。特别是要全面落实“脱贫”基本原则六个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各级组织必须自觉遵守不能自行其事,另搞一套,搞乱统一布骤。其二,全面落实。尤其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如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引导劳务输出脱贫;实施易地搬迁脱贫;结合生态脱贫;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探索资产收益脱贫;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服务体系。各级组织不能挑肥拣瘦,局部推行,必须全覆盖。其三,积极作为。纪律观念既是对违纪的约束,同时也是对不作为的管束,在“脱贫”攻坚战的新长征路上,各级组织、党员干部不能做旁观者,必须主动担当尽责,为国分忧,为群众解难,想方设法地主动进取。

长征胜利已载入史册。今天,10多亿中国人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然而,也因为各种原因,我国还有5700万人生活在贫困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高举继续前进的旗帜,让长征精神永放光芒,让困难群众“脱贫”,这既是完成当年长征将士的美好心愿,又是新一代长征人的使命。“脱贫”是一个发展问题,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予以解决,需要一系列的科学对策予以应对,但从世界范围内看。“脱贫”始终是一场不易攻克的“硬仗”。面对这场“硬仗”,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是难以取胜的。展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长征,牢记初心,继承弘扬长征精神同样至关重要。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来源:上观新闻  20161029

 

文字:谢京辉|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