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学术专著

黄仁伟主编《江南与上海:区域中国的现代转型》

日期:2016/09/02|点击:10477

 
内容简介
本上海是走进现代中国的门户,而江南则是理解传统中国的钥匙。江南与上海之不可分,可以用“江南之上海”和“上海之江南”来表述。近代以前的江南文化,以苏杭为代表,上海只是苏州属下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划;近现代以降,在外部文化西风渐进的影响下,江南文化基础上产生海派文化,上海成为江南经济文化的核心。当代江南又转变为长三角区域,形成世界城市群之一,上海与江南又呈现一体化趋势。随着上海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地位上升,江南与上海的相关性研究也就愈益有了国际意义。书收集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学者们近年来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涉及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和上海史等研究领域,内容丰富,论证严谨,资料翔实,充分反映出历史研究所在这些研究领域内的高水平研究,也奠定了这些研究领域的坚实基础。本书从文化衍变、经济纽带、人才流动、教育革新、风俗演化和国际视野等六个层面,剖析了江南与上海从传统到现代的曲折进程。书名意在探索一条研究上海与江南、长三角区域与中国、传统与现代之间深刻联系的学术创新之路。
目 录

黄仁伟、叶 斌 前言

一 文化衍变
熊月之 略论江南文化的务实精神 /
罗义俊 “黄宗羲现象”与《明夷待访录》——兼政治遗民、文化遗民与夷夏之辨大义论略
汤志钧 从“家学”到“显学”——清代今文经学的复兴与和珅专权
承 载 李兆洛的宗族观与十九世纪常州地区的修谱风气
周 武 革命文化的兴起与都市文化的衍变——以上海为中心
沈 洁 “清室之亡,实亡于上海”析——兼论新书业与“君宪”、“革命”之关系

二 经济纽带
黄仁伟、张晓东 历史时期的上海地区与海上丝绸之路
郑祖安 苏州河“莫干山路工业区”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马 军 1945至1949年上海米商研究
王 健、贾璐阳 浙江嵊泗行政隶属关系调整及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
金大陆 关于“票证时代”的集体记忆
张秀莉 皖南上海小三线职工的民生问题研究

三 人才流动
叶 舟 “过渡时代”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 蒋维乔在上海(1903—1911)
罗苏文 趋时与留俗: 女演员与江淮戏在上海的演变
陈 同 次世界大战背景下的杜亚泉
李志茗 金兆梓及其史学
张 剑 谷超豪: 纠缠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数学人生

四 教育革新
马学强 “素为沪地教会中学之冠”——近代上海徐汇公学研究
高 俊 清末地方教育行政体制的确立
施扣柱 民国时期上海对私立学校的管理模式
蒋宝麟 文学·国学·旧学:民国时期的南方学术与学派建构——以东南大学、中央大学中文系为中心
何方昱 知识、权力与学科的合分——以浙大史地学系为中心(1936—1949)

五 风俗演化
陈 磊 隋及唐前期江淮社会风俗的特点与转变
王 健 明清江南地方家族与民间信仰略论——以苏州、松江为例
张 生 城市之神: 陈化成与近代上海
牟振宇 近代上海城市化过程中的风水事件——以《申报》为中心(1872—1900年)
宋钻友 永安百货与上海摩登时代的生活时尚
邵 建 1949以来上海苏北人歧视的消解

六 国际视野
葛 涛 “魔都”镜像——日本人游记中所见1920年代上海
王 敏 上海何去何从?——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英美的“上海问题”政策
褚晓琦 民国时期塔斯社上海分社在华宣传活动
江文君 万众一心: 自由职业团体与近代上海的民族主义实践(1927—1941)
徐锋华民族企业的涉外纠纷与生存策略——以上海申新七厂拍卖案为个案
 
主编简介
黄仁伟,男,1954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导,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担任国务院台办海峡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学会副会长、上海美国学会副会长、上海*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美国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美国历史学会理事、常务理事、浦东美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务,2001年获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主要研究领域为*与国际经济,主要成果包括专著《美国西部土地制度的演进》、《独自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崛起的时间与空间》,合著有《中国国际地位报告》、《国家主权新论》。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

文字:黄仁伟主编|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