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谢京辉:做强中国制造品牌,需要哪四种精神

日期:2016/05/03|点击:17

  

纵观我国各地制造业的品牌发展现状,关键问题是在精神方面缺少了“契约精神、工匠精神、首创精神、团结合作精神”,由此带来了信仰缺失、人才短缺、技术落后、组织老化、品牌流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方面直接影响中国制造品牌发展转变的速度。

 

【编者按】继《中国制造2025》后,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强调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建设质量强国。上海社科院副院长谢京辉给“思想汇”栏目撰文提出,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战略目标,不仅需要有更为清晰的产业发展战略导向,也需要体现创新精神的价值引领,在一定程度上,精神因素对于推动实体经济变化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作为制造业强国的标志是制造业的品牌建设,按照我国的实践和国际经验,打造制造业强国的品牌建设之路,离不开价值引领与精神力量的支撑,缺少了精神会导致战略方向的迷失。纵观我国各地制造业的品牌发展现状,关键问题是在精神方面缺少了“契约精神、工匠精神、首创精神、团结合作精神”,由此带来了信仰缺失、人才短缺、技术落后、组织老化、品牌流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方面直接影响中国制造品牌发展转变的速度。

契约精神——以诚信建造中国制造品牌的基石

实现中国智造大体需要三步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智造,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关键的第一步。中国创造的标志是形成一大批本土化的自主品牌,但目前我国自主品牌拥有率仅约25%。长期以来,我国各制造业企业对国外技术、专利的依赖性比较强,有品牌“拿来主义”的思维惯性,这导致自主品牌创新动能不足、技术模仿已成习惯。为深入解决类似问题,一方面要鼓励制造业企业牢固树立自主品牌为主的观念;另一方面要努力克服需求侧崇洋媚外的心态。而实现品牌自立的前提是要倡导“契约精神”。

西方社会的“契约精神”是以守约来体现诚信,经过犹太教、基督教的传承和弘扬,已根深蒂固地融入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事实上,我国诚信文化传统早于西方,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主张“言必信,行必果”,成语里的“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等典故都印证了我们崇尚诚信的传统文化。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开放,人们受多元文化影响,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对诚信缺少了敬畏和应有的尊重,满足于物质利益、功利主义,少了讲诚信的精神基石。如果我们还停留在加工生产“仿牌”“租牌”的阶段,只是对加工产品负责而非对品牌建设负责,则体现品牌诚信的“契约精神”就难以走向前台。

随着中国创造的开始,来料加工的低层次生产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代之而起的是以自主品牌为主的生产方式,更多基于自主研发的专利发明将不断问世,在市场上也将涌现出更多自主品牌的产品。从一定程度上讲,“契约精神”是我们自主品牌进入市场的敲门砖。少了这部分精神层面的内容,我们的自主品牌将不能获得国际国内市场的“准入证”。因此,需要特别在制造业中大力培育这种精神,使之提升到道德层面,落实到中国制造的每个环节,才能为中国创造目标的实现创造制度条件,进而使以诚信为本的“契约精神”成为实现中国智造的有力基石。

工匠精神——以专研铸就中国制造品牌的品质

从中国创造进入中国智造,是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虽然世界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体系中服务经济占比较高,但制造业仍然是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一些高精尖制造业仍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直接体现,也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分水岭。

实现中国制造品牌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通过升级方式实现传统制造业的更高级发展,二是通过重大技术革新诞生出更为高端前沿的产业部门。而这些都离不开制造业精工铸造的长久之本,也是无法跨越的步骤。从供应链流程看,制造业所包括的产品制造、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转、订单助理、披发经营、零售等每一个环节都与工匠精神息息相关。工匠精神,简而言之,就是对自主产品,特别是已经形成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进行精雕细琢,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现在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片面追求速度、好大喜功成为一些制造业厂家的通病,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短、平、快”所带来的即时利益,却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企业热衷于“圈钱、包装、再圈钱”的循环法则。工匠精神的缺少,根本在于过度追逐财富效应所致,同时也反映了人们价值取向的混乱,唯利是图、功利主义成为了人生追求的目标。由此带来的恶果是,“中国制造”一度成为粗制滥造的代名词,甚至国人也不待见这样的产品,专门跑到国外去购置带有品牌的产品。

工匠精神缺失的另外一个恶果就是导致企业短寿。据有关统计,截至2012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我国企业寿命平均仅2.5年。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内核、产品品质的保证。但从目前国内情况分析,一方面制度设计厚学术轻应用,成果专利转化率较低,缺少对从业者专业技能的系统培训,很多学校在利益驱使下,崇尚大量重复性的学术研究,而职业学校受冷落,人们从事制造业工作的意愿不高。另一方面,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是双重任务的叠加,既要“补短板”还要全力追赶,使得重塑“工匠精神”的任务更加繁重。当前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已是刻不容缓,迫切需要发挥政府、企业、公众合力,使具有这种精神的企业和个人有获得感、荣誉感、成就感,并进一步产生影响力、感召力,让从业者完美地追求产品的匠心独具,自觉地养成钻研精神,追求极致的专业态度,享受工作中的内心宁静,对产品品质潜心深钻,精益求精,把品牌做成信仰,让智慧发挥到极致,真正成为行家里手,以专业的态度和技能铸造出中国智造的品质。

首创精神——以创新打造中国制造品牌的升级版

中国制造2025目标是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升级,借助工业科学发明,通过技术进步转化,将发明通过工艺化、产品化执行转化为制造业发展新动力。其中的关键在于首创精神。首创精神,既强调创新,也强调执行。通过制作的技术和创新将发明转化为执行者的能力,这种转化能力是“首创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央提出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首创精神”可以从三方面着力:一是要有新的制度设计,使从业者有一个成长的环境;二是在全社会层面抓紧建立从业者的培育体系,做到人尽其才;三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目标制定实施计划。从理念到实践,“首创精神”不仅仅是一种企业发展理念,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创新来实现这种执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克服企业短视、急功近利的行为,努力提高创新执行力。同时,“首创精神”不是单体活动,而是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提升,需要一系列创新政策、创新制度、社会舆论作为保障,并以创新文化作为引领,这是我国制造业“补短板”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需要使广大业者普遍认识到问题严重性,产生转型倒逼创新的紧迫感。从创新文化对“首创精神”的引领作用来看,有了正确的文化导向,才会促使发展信念转化成为人们行动的自觉。当前大力倡导的“双创”、创客空间等都是实现“首创精神”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打造出中国智造的升级版。

团结合作精神——以协作打造中国制造品牌的整体水平

近些年来,德国等制造业强国围绕工业4.0战略,构建更为完善的创新引领政策体系和更高的技术标准,最终体现为国家整体制造水平的提升与新型产业协作体系的构建。我国制造业实施2025战略将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的工程,需要凝心聚力、凝魂聚气发挥团结合作精神,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特别是高端制造业更是要集聚高科技、大数据、技术信息以及各学科前沿理论创新等方面的重要资源,这些都需要全社会广泛关注与多方面共同努力。单凭散兵游勇、单兵作战,不仅无法应对产业融合背景下技术协同创新的新趋势,企业也很难适应国际化竞争条件下国际技术创新环境的需要。在微观层面,许多企业的制度设计考虑往往是排他性的,过度重视竞争性,但缺乏合作共赢的机制设计,往往是“羊未长大已被宰了”,影响到跨企业、跨所有制,甚至是跨国界的技术创新合作的顺利开展。

积极倡导“契约精神、工匠精神、首创精神、团结合作精神”等四种创新导向战略,将是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制造精神”缺乏的必由之路。通过弘扬这四种精神,挖掘我国制造业长期发展中的优良传统精神,扩大创新文化的影响力,使之成为人们的价值追求,成为中国迈入制造强国的精神动力,同时也将成为加速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助力器。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来源:上海观察 201651

文字:谢京辉|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