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豪宅、名车、名牌几乎成了“高富帅”的标配,一些80、90后们不顾自身条件,不惜举债为之。有的办理了各种银行卡拆东墙补西墙打还款的时间差;有的分期还款拖延还款日期;有的利用无抵押信贷消费;还有的用千方百计向亲朋好友借钱等方式达到这种配置。每逢还款日成了受难日,好不容易还上款了,又好了伤疤忘了痛。日子真是过得:欠银行钱,为虚荣打工。
青年人爱面子讲虚荣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能够开销得起这份虚荣,也就是说把虚荣性控制在本人能够承受得起的范围内。每个人生活方式固然可以选择,但必须能够担起这份选择的责任。据了解,那些负的“高富帅”信奉的是做人不留后悔事的人生哲学,过着今天有面子,哪管明天洪水滔天的生活。这种过分强调行头的标配,其实是在为虚荣包装,虚荣是面子工程,需要里子的支撑,缺少了里子的面子,充其量是绣花枕头一包草,虽然今天可能让你撑足了面子,满足了虚荣,过后还不上款,将裁掉面子,不仅欠下了债务,还透支了你的信用。信用是人生最大的面子,也是人的一块牌子,更是社会认同的重要方面,丢了信用是找不回来的。
信用是指依附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一个人的信用好坏是立足于社会之根本,也就是做人谋事的基础,在社会上一个失信者无人与之交往,没有立足之地。孔子讲过“民无信不立”,大仲马讲到“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鲁迅指出“诚信为人之本”,西塞罗更是将信用提到“没有诚实何来尊严”。尊严是人生所追求的最大面子,也是社会给予的认可和评价。尊严是由内而外的东西,有的人其貌不扬,衣着也不光鲜亮丽,也没什么名牌上身,却是大师、大家、大匠,这些荣誉未必是靠行头的标配而打扮出来的。
或许你会说:本人没有这么“高大上”的目标追求,也不想这么伟大,只想对自己好一点,在社会上可以有面子抬得起头,按照现行社会的价值评判:是你对社会贡献并非你的标配值多少,也从未有人因此而得到过社会青睐,反过来那些曾经昭示天下的“表哥”之类则成为了阶下囚。特别是过度消费带来后果也是很严重的,不仅毁坏你一个人还会牵连到家庭财产等方方面面。
人的配置必须与承受力相匹配,而不是与虚荣心相匹配。过度配置虽然满足了虚荣心,如果开销不起丢下的却是里子,虚荣心是无限的,而人的价值、能力又是有限的,千万不能用有限的能力支撑无限的虚荣心。人不可能为虚荣心活着,虚荣心能使你开心一阵子,不可能带来一辈子光环。因此,别再为虚荣打工,让人受累,尤其是那些还试着为虚荣打工者还是做回自己,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和目标追求。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副院长)
来源:《新民晚报》2016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