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胡志勇: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执政面临诸多挑战

日期:2016/03/11|点击:43

  

在缅甸201511月历史性性选举中获得大胜的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民盟)即将上台执政。但是,面对着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局势,民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2015年全国大选中赢得了议会多数议席,获得单独组阁权。今年3月底新总统宣誓就职后,民盟即将华丽转型,由多年的反对党转变为执政党,如何实现这次历史性转变,缅甸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第一、民盟执政能力受存疑:

尽管民盟赢得这次大选的胜利,但长期以来,作为一个相对松散的组织。民盟各派系间的诉求与主张一致纷扰不断。而且,民盟将面临着诸多社会挑战,民盟如何从缅甸政坛上一个长期的反对党向一个执政党的转变是民盟必需考虑和正视的一个现实问题。选举期间缅甸人民对国家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强烈诉求将成为民盟执政不得不面对的挑战,甚至成为一种新的压力。民盟上台执政后如何改进政府公职人员作风、提高政府效率、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发展,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也成为民盟一个现实挑战。而且,缅甸政治生态极为独特,各种利益矛盾错综复杂。昂山素季能否带领缅甸走上稳定、繁荣之路?民盟如何平衡和维护好缅甸各方利益以及缅甸未来政治走向也是国际社会必须认真考量的一个问题。

第二、如何处理好与前军政府的关系是民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挑战:

长期以来,军政府在缅甸政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军政府与民盟之间的矛盾并未因此次民盟的获胜成为执政党而完全化解,如何处理好与缅甸军方的关系成为昂山素季和民盟政府不得不面对的又一个现实挑战。历史上,军人在缅甸政治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而且,军人干政一直是缅甸政治的一种常态,无论是政治方针,还是民族和解策略,民盟都需要军方的积极配合。若民盟上台执政后在短期内无法处理好与军政府的关系,若民盟在国家治理中出现重大失误,民盟能否继续执政则充满了不确定性,民盟政治前途很难预料。

第三、国内民族和解路漫漫:

缅甸1948年宣布独立以来,国内长期存在着大小几十支反政府少数民族武装,主要来自克伦、掸、克钦、克耶、孟、若开、勃欧、崩龙、拉祜、佤等少数民族,总人数高达四万余人,“数量多、历史长、情况复杂”是缅甸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简称“民地武”)的特征。其发展与独立后缅甸的民族国家建设过程相互交融,而且,冲突-谈判-冲突以及相互敌视、极度不信任甚至对立的情绪不断充斥于民地武与缅甸政府之间。数十年内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民族问题和政治问题。

尽管缅甸军政府长期执政,也一直寻求政治解决民族武装问题,吴登盛政府更是高举民族和解大旗,推动多轮和谈,推进和平进程。尽管国内八支民族武装与政府签署了全国停火协议,缅甸和平进程取得重要进展。但是,全国还有更多的民族武装组织尚未签署全国停火协议,缅甸和平进程并不乐观。真正实现缅甸境内民族和解与和平是民盟上台执政不得不面临的首要问题。

第四、如何处理好缅甸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民盟不得不面对的一大挑战:

作为缅甸周边两个最大的邻国,长期以来,中国和印度都在缅甸之间展开了地缘战略博弈,中国积极支持缅甸社会发展,并提供了大量援助。而与此同时,印度也不甘落后,不断拉拢和深化与缅甸的政治、安全合作。长期以来,印度一直视缅甸为印度“东向”政策的桥头堡,积极发展与缅甸的关系,缅、印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加强。

缅甸的稳定直接影响到中国西南边境地区的安稳。中国对民盟获得此次大选表示欢迎,希望昂山素季能够推动中缅两国友好关系。

但近年来缅北地区与缅甸中央政府的摩擦与冲突时有发生,给中国西南边境地区带来了极为被动的尴尬局面,直接损害了中国的战略利益,也冲击到了中缅关系的深入发展。

而且,由于缅甸独特而重要战略位置,冷战结束以来,域外大国加紧了在缅甸的博弈,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积极主动地发展与缅甸的关系,而民盟上台后也将与支持缅甸民主化的欧美国家加强关系。如何处理好缅甸周边国家以及与美、日等国家的关系是民盟上台执政后不得不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缅甸未来外交走向也令国际社会担忧。

(作者是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中国评论通讯社》 2016311

 

文字:胡志勇|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