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社科时评】经济新常态下的TPP:中国的挑战与应对

日期:2015/10/22|点击:12

        新一轮“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部长级会议于今年10月5日结束,参与谈判的12国签署协定,同意大幅度降低投资、贸易壁垒,确立新的商业规则,并希望以此为样本重塑亚太乃至全球贸易投资规则。

        TPP的签署,在国内引起了较大反响,人们从不同角度解读这个协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我的看法是两句话16个字:预料之中,早有准备;存在挑战,努力方向。

        其实TPP只是美国重构世界贸易投资版图、重塑贸易投资规则的平台之一,另外还有两个平台也在加速构建中,一个是“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另一个是“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三个平台内容都差不多,都是对未来全球贸易和投资提出了一系列更高的标准,其核心就是把这种双边或多边协定从原来只关注关境上的措施延伸到关境内,对政府管理体制、服务业开放、知识产权、劳工和环境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三个平台,目前中国都不在其中。

        TPP谈判已进行了五年,我国从一开始就已经意识到这是新一轮全球化的标准,尽管这些标准对我国的管理体制是一种挑战,但也是促进我国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一种动力,所以就有了后来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有了开放促改革的一系列政策。可以说,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成立,就是为迎接这一挑战而做的准备,上海自贸区试验的内容,基本上也是按照这些标准来展开的。

       TPP标志性特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全面的市场准入;二是促进区域性生产和供应链网络发展;三是解决新的贸易挑战,包括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等问题;四是发展包容性贸易,保障不同水平经济体和企业都能够从贸易中获利;五是提供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平台,鼓励亚太地区其他经济体的加入。从这五个方面看,与我国改革开放的目标基本上还是一致的。所以我认为,TPP的挑战,正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TPP总共30章,从内容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我国已经具备条件的,如货物贸易、纺织与服装、原产地规则、海关管理和贸易便利化、卫生和检验检疫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方面,我国的标准与TPP的标准非常接近。第二类是需要通过改革进一步改善的,如对投资者的全面保护、跨境贸易和服务、金融服务、自然人流动、电信开放、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竞争中立、知识产权、劳工标准、环境标准、中小企业保护、透明度和反腐等,这些方面正是我们现在准备在自贸试验区内试验的内容,也是我们转变政府职能的目标。第三类是有争议的,主要是对国有企业和争端解决机制的看法,我国坚持这些条款不适合中国国情,也不适合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坚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其目标是提高效率,并不是取消和限制。

        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服务业的全面对外开放是一个大趋势,这种开放将会形成大约5-6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这也可能是未来全球经济最为丰盛的一桌宴席,全球资本都会来角逐这一肥肉。从这一点来说,任何缺了中国的贸易投资协定,都不会是圆满的。

文字:石良平|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