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杨鹏飞:社保社保,让我欢喜让我忧

日期:2015/09/28|点击:14

  

据媒体报道,近日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显示,我国60%以上的企业为了少缴纳社保金,在给员工缴纳社保方面存在故意将员工的工资人为“做低”的情况。企业“短斤缺两”,就意味着职工退休后养老金的“短斤缺两”。

这就是近几年我们身边多见的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在世界各地都受到人们欢迎的社保制度,在我国不少地方,却受到抵触。不仅一些企业想法设法不让员工加入社保,而且不少员工也对企业这种做法予以支持和配合,员工也不愿加入社保。

实际上,作为我们社保制度早期雏形的劳动保险,自1951年诞生时起,运行得很有成绩,也很受人们的欢迎。那么为什么现在的社保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却出现相反的结果?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一、社保代价偏高,让人喜欢不起来。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全面建立的我国社保,建立时间不长,保障水平也不高,但职工和企业单位缴费的标准却不低。根据专家测算和统计,我国五项社会保险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50%;缴费率在全球181个国家中排名第一,是北欧五国的3倍,是G7国家的2.8倍。也许我们的社保,开始的时候标准高一些,是希望建立一个比较高的保障水平,初衷是好的,但是,毕竟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保法也只是规定要“保基本”,如果社保缴费标准脱离实际,必然难以受到人们的欢迎。

二、运营方式让人难有信心。社保是一笔集中起来的庞大资金,社保资金的保值增值是一个大难题。我国的社保体系,自建立以来直至今天,一直没有找到和确立一套比较有效的管理方法。而与此相关的是,人们常常听到的是一些负面新闻,比如一些地方几亿、几十亿社保资金的挪用,再比如在股市动荡不定、甚至暴跌的关口,社保资金却被当成政府救市工具在加以宣传,明显不尽符合社保资金的应有功能,存在极大的风险。怎能让人对它有充分的信心啊。

三、管理部门的信用让人产生担忧。我国法律规定,社保的管理部门是政府,但是近年来一些政府部门的做法着实让人担忧。以近几年人们热议的延迟退休为例,在延迟退休的讨论以及相关文件的提法中,劳动者的退休年龄被随意延长。从国际上看,延长退休年龄不是不可以,但国际通行做法是,延长退休年龄只能从立法通过后新加入社保体系的劳动者算起,不是可以随便“溯及既往”的。如果随意延长退休,也就是推迟人们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人们怎能相信你的信用呢?

企业“做低”职工工资以少缴社保金的现状,再次证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如果问题不解决,结果必然形成恶性循环。少缴费会加剧社保支付危机,而支付危机必然强化人们对社保危机的心理预期,使人们更加不愿缴费。如此循环下去,社保制度就会陷入灭顶之灾。

笔者认为,走出这个死循环漩涡的第一步,应该按照社会保险法“保基本”的原则,降低社保费率。因为高昂的负担,必定影响企业经营也影响到职工工资的提高,结果催生各种“缺斤短两”乃至逃避缴纳的现象出现。当然,最根本的对策应是,负有社保设计与管理责任的政府一定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虚心学习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加强社保资金的管理,提升运营效率,真正给企业和职工以信心,给职工以积极的预期和希望。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研究员)

来源:上海市总工会公众微信号“申工社”2015913

文字:杨鹏飞|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