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我院召开2015年工作会议暨科研工作会议,院长王战作2014年工作报告并部署2015年全院工作,院党委书记于信汇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玉梅通报获得全国、上海市各类荣誉称号、先进称号和被表扬的集体和个人,副院长黄仁伟宣读嘉奖令,副院长叶青、谢京辉、王振、何建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战院长在讲话中指出,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中央推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年底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时中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智库建设提供了新的强大动力。在新的形势下,上海社科院切实贯彻中央和市委的要求,以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目标,围绕科研创新、队伍建设、管理强院和党风廉政等任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大成绩,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进行了能力准备、人才准备、制度准备和政治准备。王战院长也指出,与建设国家高端智库的要求相比,我院在科研、人才、管理和党建方面还面临着许多短板和障碍,需要我们努力去改进和克服。
王战院长在讲话中强调,2015年我院的核心任务是围绕中央“四个全面”的总体战略布局,在“双轮驱动”、“创新工程”等工作基础上,努力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中央和市委对我院的要求和期望,是我院根据中央精神和发展机遇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我院深化创新工程建设的必由之路。我院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方面具有三大优势,一是先行优势,开创了智库建设的多个全国第一;二是基础优势,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各个阶段为全国和上海发展战略提供了一系列前瞻性成果;三是特色优势,体现在中央决策与地方实践打通等“六个打通”上。建设国家高端智库的关键举措一是改革创新,围绕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目标,加快科研、人事、干部、财务等方面的改革。二是双轮驱动,以创新工程为载体,深入推进以学科为支撑的智库服务能力建设,包括抓重大问题研究、抓全院协同、抓高端人才培养、抓深入调研、抓研究方法创新、抓社会影响力提升等六方面措施。
于信汇书记在总结讲话中对全院工作提出了三方面要求。其一,要充分认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对于国家发展、对于全院发展的重大意义。高端智库在政府重大决策中可以发挥核心作用,十多年来我院不断探索推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发展目标和发展路线与国家的总体要求完全一致。在建设新型智库过程中,我们一要处理好做“学问”和做“顾问”的关系,坚持将双轮驱动战略作为我院推动智库建设的基本战略;二要思想上正确认识新型智库建设与双轮驱动、创新工程建设的内在递进关系。
其二要加强研究内容的整合,着重打造两大研究平台。一是上海先行先试研究,我院要发挥地处上海的区位优势,对上海先行先试的实践进行总结,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为中央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做前期研究;二是中国道路研究,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创造了很多宝贵经验,对这些经验如何从理论上进行阐释、如何构建出新的话语体系,也是我们要开展的重要研究课题。要进行研究内容整合,我院必须围绕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对体制机制的要求,对科研经费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依法进行大胆改革。
其三,党员干部要在新型智库建设过程中发挥骨干作用。社科院的工作就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部分,研究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判断是非的能力和把握价值导向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主动了解、关心研究人员的所思所想,并通过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推动管理关口前移,让工作更主动。要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全院队伍结构的整体情况,主动谋划和积极引进社科院真正需要的人才,同时也要加强现有人才的培养。
会上,王玉梅、黄仁伟、叶青、谢京辉、王振、何建华等院领导作了讲话,结合各自分管工作提出了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思路。杜文俊、李煜、强荧、周宇、蒋宝麟等同志就创新工程建设进行了交流发言。
本次会议为期一天,全院人员参加了会议,上午各研究所、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还进行了分组讨论。通过此次会议,全院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理清了思路,为我院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