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王世伟(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张 涛(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出 版 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2月
字 数:17万
刘小琴(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巡视员)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的国家标准《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于201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这是中国公共图书馆界的一件大事。
公共图书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成果,它的诞生、发展与繁荣与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与繁荣息息相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公共图书馆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思考如下的问题:如何保持公共图书馆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如何提升公共图书馆的内涵品质,如何遵循全球公共图书馆的普遍发展规律并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道路。基于此,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开始谋划《规范》的编制。
《规范》的创意在2007底提出后,得到了中国图书馆学会用户研究与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王世伟教授的积极响应,并组成了由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和长春图书馆专多位家组成的《规范》编制组。经过四年的努力,《规范》终于问世并颁布实施,成为中国第一部规范公共文化服务的国家标准,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规范》的编制和实施,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党的十八大报告的具体行动,是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繁荣的一个新体现,是中国图书馆法制化进程的一个新成果,是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保障,是引领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总体品质提升的一个新标杆,也是中国图书馆融入世界图书馆大家庭的一个新规范。
由王世伟、张涛编著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规范》的编制背景和过程,论述了《规范》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规范》的时代特征、中国特色、行业特点,从历史、法制、文化、哲学和世界的维度对《规范》进行了解读,将有助于公共文化主管理部门领导、广大公共图书馆工作者以及广大读者全面深刻地理解《规范》条文的深刻寓意。《指南》采用了原文、解读、案例和图像相配合的具体解读方法,对于《规范》的宣传贯彻具有深入浅出、具体实用、形象生动的效果,是一部很好的培训教材。希望这本《指南》的出版,能将业界内外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关注引向深入并借以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包括了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化发展愿景。我们要以《规范》的宣传贯彻为契机,推动中国公共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丰富广大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创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后记: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根据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和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要求编写的。自《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指南》为了体现实用性、针对性和形象性,在介绍规范编制的背景的基础上,重点对规范的名称、目次、前言、引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服务资源、服务效能、服务宣传、服务监督与反馈等进行了逐条解读,并采用原文、解读、案例的三段式文字,希望通过清晰、立体、生动的方法将规范条文的相关信息知识提供给广大读者。
需要指出的是,公共图书馆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很广,中国图书馆的法制建设(包括软法和硬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逐步完善的过程。《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的编制中,我们力图既面向现实又面向未来,尽力处理好统一规范与复杂多样的矛盾,并做到一般要求下的适度细化,将前瞻性、坚韧性、可操作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事情的推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规范的条文中尚存在一些局限、无奈与有待细化之处;《指南》的编写也限于水平和时间,尚存在不够完善之处。希望业界内外能够对之提出批评,以便以后进行修订并进一步完善。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感谢编制组的各位专家的创意和奉献,感谢业界内外广大专家同行所给予的指导与帮助。《指南》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国家图书馆研究院、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诸多指导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目录:
序
第一章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的编制
一、《规范》编制的背景
二、《规范》编制的过程
三、《规范》后续工作
第二章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的意义
一、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繁荣的一个新体现
二、中国图书馆法制化进程的一个新成果
三、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保障
四、引领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总体品质提升的一个新标杆
五、中国图书馆融人世界图书馆大家庭的一个新规范
第三章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的三大特色与文化内涵
一、世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特征
二、中国公共文化发展的特色
最新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