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学术专著

余治平《忠恕而仁》

日期:2012/07/09|点击:5095

内容提要孔子之后的儒者对忠恕之道多有阐释,但近代以来学术界对于这一儒学精髓的研究却长期停滞不前。《忠恕而仁》一书是一部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孔门忠恕之道的儒学论著。通过对商周原始儒者生存处境、职业安排的追溯,揭示其谨慎而低调、柔弱而温和的群体文化性格以及把忠恕视为仁道核心的根本原因。第一次将“仁”展开为仁之为道、仁之为德两大层面。忠要求人们先予己立、己达,做到以己、尽己。信、诚、敬的工夫而使忠成为可能。恕则推己于外,实现立人、达人。恕道以《大学》所谓“絜矩之道”为路径,具体落实于谦、宽、让、忍之四德。全书“不局限于学理上的精深论述,更兼其内涵上的深层开掘”,因而被同行专家称为“一部对儒家思想有独特领会、颇能发明其意蕴,而又视野广阔,既体现了中西融会的学术胸怀,又表达了对当代生活之深层关切的著作”,加上其“方法兼顾历史与逻辑,叙事紧扣观念与实践,理路强调本体与工夫”,则足以向读者呈献上“一部难得的学术专著”。

作者:余治平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208105348B.916

字数:46.6万字

附:《忠恕而仁》一书目录

导言    儒的起源、身份与群体性格
卷一    仁者,爱人
第一章   孔子之仁
第二章  仁心仁政
第三章    以天释仁
第四章    仁的本体化提升
卷二    忠:已立、已达
第五章  忠分三层
第六章  忠何以可能
第七章  从君与从道
卷三     恕:立人、达人
第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九章   恕之为德
第十章   絜矩之道
第十一章  恕有原则
第十二章  忠恕合德
第十三章  责己与责人之间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