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成果媒体发布会于5月8日上午在院小礼堂召开。中新社、光明日报、上海电视台、解放日报、文汇报、东方早报及东方网等7家媒体参加了本次发布会并对有关成果作了报道。经过搜集汇总,现将相关报道整理如下:
东方网 调查显示:上海中小学生少用"上海话" 成绩"阴盛阳衰"
中新社(中新网)上海中小学生男孩危机现象显著 专家不赞成办男校
中新社(中新网)报告指,上海民企仍面临用工和成本压力
中新社(中新网)中国城市创新综合竞争力排名:京深沪位列前三
上海电视台 市社科院:上海中小学男生普遍不如女生成绩优秀
解放日报 上海民企将迎来“总部机遇”
解放日报 申城小学初中生仅六成懂沪语
文汇报 中小学生成长情况调查报告发布 四成本地学生上海话不顺溜
东方早报 上海社科院发布中小学生成长调查:不足一半学生认为上海是“理想归属地”
来源:东方网 2012年5月8日
作者:裘颖琼 选稿:杨洋
东方网记者裘颖琼5月8日报道:上海社科院今天发布《2012上海民营企业发展报告》。报告称,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下行的大格局下,2012年上海民营企业将面临经营成本的继续上升和市场景气的有所下降两大经营压力。但与此同时,上海民营企业也值得期待三项政策调整的机遇。
中国经济增速减缓和宏观政策适度宽松将对上海民营企业既形成调整压力,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王振认为,2012年上海民营企业仍将面临一些好的发展机遇,尤其是政策机遇。“2012年国家必然对2011年的紧缩型宏观经济政策作出一定的宽松性调整,并通过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其中有三项政策调整是值得关注的。”
王振表示,在金融政策方面,如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市场流动性;适当提高存款利率以缩小银行存贷利差;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改变贷款利率与民间借贷利率,存款利率与理财产品利率间的巨大差距,促进“双轨”利率价格逐步并轨;大力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健全相应监管机制,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需要等。
在财税政策方面,将以结构性减税应对总需求收缩矛盾,积极提高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如最近推出的服务业增值税改革试点,以及提高小微企业营业税起征点,正是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具体表现。
在民生政策方面,将以稳定就业和改善民生为保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加良好的社会条件。除了继续推进保障房建设、鼓励地方推进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外,将更多地关注对稳定就业具有重要作用的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积极改善其融资环境和经营环境,更好地落实“新36条”政策。
王振建议,上海民营企业在今年的发展上,应充分发挥机制优势,更加专注于“专、精、特”发展,更加主动地调结构、提档次。同时,充分发挥上海人才资源优势,更加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他同时呼吁政府,必须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稳定就业、促进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切实解决或缓解地民营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压力问题。
来源:东方网 2012年5月8日
作者:裘颖琼 选稿:杨洋
东方网记者裘颖琼5月8日报道:上海社科院今天发布《2012年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情况最新调查报告》。报告结果显示,本地生的学业目标更倾向于追求高学历,而在沪外省市学生对于未来前景表现得更为迷茫。从成绩上来看,本地生成绩高于外地生,女生各科成绩高于男生。对此,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建议,我们应关注外来学生的成长环境,减少他们成长中面临的困难,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他们。
今年2月份,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在上海市中心城区的静安区、近郊的嘉定区和远郊的青浦区三区,共抽取了7所学校,对其中21个小学班级,24个初中班级的全体同学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回1496份合格问卷。
职业规划:最想做“军人”、“干部”、“科学家”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外地生“期望文化程度”排前三为“大专/大学”、“说不清楚”和“博士”,各占31.1%、28.2%和19.9%;而本地生“期望文化程度”排前三为“大专/大学”、“博士”和“硕士”,各占34.2%、22.6%和19.0%。对比表明,本地生的学业目标更为明确,也更倾向于追求高学历,而外省市学生对于未来前景表现得更为迷茫。
在“职业期望”调查中,排名靠前的依次为“军人”“干部”和“科学家”。本地生和外省市学生中,都接近有1/3的比例对于“长大后想做什么”表示“还说不清”。其余选项中,本地生集中于“其他”和“干部”,各占18.3%和10.3%;而外地生则集中于“军人”和“科学家”,比例分别为15.2%和13.8%。
学习成绩:“阴盛阳衰”较严重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每天在家学习时间”平均为2.5小时/天,且随着年级越高,学生每天在家学习时间也逐步递增。初三年级学生“每天在家学习时间”高达3.4小时,学生的课业负担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加重。同时,根据“每天在家学习时间”和“出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