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使我国走上了国富民强之路,整个社会也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引进了许多西方发展经济的“技术”,如股票市场、产权交易、股份制等,但有些技术在我国落地后出现了一些“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的现象。究其原因,并不是我们缺乏专业人才与核心技术,而是在引进技术时,忽略了规则的引进。其实,规则在一定程度上是技术落到实处的保证。长期以来,人们有一个误区,认为规则不那么重要,只要有技术就行。而今,面对困扰发展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厘清技术和规则的关系,这对于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克服发展中的问题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首先,对规则要有高度的认同。规则一般是指由群众共同制定和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对规则不够重视体现在:一方面,引进技术的同时不注重引进规则,另一方面,规则引进后采用变通之法。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术的发挥。以证券市场为例:股市必须有退市的机制,这是股市的规则。据了解,在海外证券市场,公司退市是一种非常普遍和正常的市场行为,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退市率为6%,纳斯达克每年的退市率达8%。英国市场的平均退市率更高,大约12%,每年有超过200家公司退市。中国证券市场自建立以来,退市率非常低。资料显示,中小板目前仅有5只个股被特别处理,占比不到1%;沪深主板中,ST类公司占比为11%。近10年中,我国资本市场的年均退市率不足1%,近10年退市的公司加在一起也不到20家,每年重组上市的股票多达上百只,频频上演乌鸦变凤凰的暴富故事,赌重组、炒内幕、听消息很难真正遏制。退市的规则是股票上市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法则。通过较高的退市率,欧美创业板市场形成了良好的信号传递效应,逐步建立起对上市公司严格的约束机制,保证了市场形象和整体质量。由此可见,只有遵守规则才能使技术的效用真正得以发挥,只有借助于规则技术发展才能够实现良性循环。这点必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特别是得到主管部门的认同。
其次,提高对规则的执行力。要使规则成为技术的保障,关键是要提高对规则的执行力。有的规则随技术引进后变味了,有的规则因水土不服而被废弃不用或另起炉灶,凡此种种,都直接影响到规则的执行力。举个例子来说。国外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有一套严格的标准,比如在研究和学术领域内有意做出虚假的陈述;损害他人著作权;违反职业道德利用他人重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的科学不端行为;故意干扰或妨碍他人的研究活动;在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等。依照这些标准,一旦发现问题,查处也是非常严格的。前不久,德国总统涉嫌抄袭博士论文被迫辞职,就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其对规则的执行力之强。相形之下,我们在这方面是有较大差距的,尽管我们的学术管理也有其标准,但对问题的查处往往不够有力,相关主管部门作为甚少。长此以往,对我们的学风建设、学术规范是有影响的。要提高规则的执行力必须做到:目标明确、方法可行、流程合理、激励到位、考核有效。
最后,正确处理好技术和规则的关系。如果把技术视为平台,在平台上运行必须用好规则。规则能够保证比赛过程和结果公平。设想一场没有规则的比赛,其结果一定是很成问题的。当我们引进一项技术时,应当考虑其规则,千万不要引进了再说,或是引进来后取消规则,更可怕的是采用潜规则。
技术和规则是孪生兄弟,不可或缺。规则的作用不可小觑,遵守规则、执行规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保证,轻视规则将会误事、坏事。这方面的教训很多,应引起我们警惕。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