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RQFII,对于消化香港金融市场高达6000多亿元人民币存款作用实在有限,即使
市场认为,推出RQFII政策意义大于市场意义。在股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试点RQFII更多的是为人民币国际化积累经验。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彦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下半年境外市场做空人民币,并不能阻碍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预计近期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中央政府还会推出一些新的举措。”
香港人民币存款分流
香港金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1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总计为6273.02亿元。如何让这巨量资金找到去处,成为市场待解难题。事实上,2011年,香港的人民币“点心债”市场发展迅速,发债机构日趋多元,共有超过80家机构在香港发行了1060亿元的“点心债”。日前,星展银行发布研究报告预测,到2012年年底,香港“点心债”的总发行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同时,RQFII与RFDI的继续扩容势在必行。
但是也有市场人士认为,由于今年中国整体的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因此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的增速不容乐观,过快推出这类金融产品,市场风险敞口将增大。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下半年香港人民币存款增速出现逐步放缓的态势。显然,在境外人民币回流通道逐步打通的情况下,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供求之间将出现一定的矛盾。
不过,潘正彦认为,短期内的确有可能出现供求不平衡的矛盾,但是丰富离岸人民币产品势在必行,央行与香港金管局之间有能力解决这类问题。“而且香港特区政府在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方面特别积极,预计近期政府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还会有新举措。”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难停
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回流境内市场渠道增多,自然也加大监管层对资本风险管理能力的考验。事实上,由于欧美经济表现始终低迷,去年下半年国际资金纷纷流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导致多个新兴经济体本币贬值。更有国际对冲基金开始在香港市场做空人民币。
一位银行业内分析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不排除未来一段时间内再度出现对冲基金做空人民币的现象,而下半年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国际资本很可能又将从美国等市场流向新兴市场。”
潘正彦同样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势必进一步增加国际资本跨境流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不过,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资本跨境流动风险加剧是相随相生的,不可能因为担心风险问题而停滞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关键在于监管的跟进与不断改进。”
而在上述银行分析人士看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年第三季度之前,都不失为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好时机。“而且,随着香港人民币产品的不断增加及丰富,进而改变此前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供大于求的状况,这将有助于改善离岸市场人民币投资收益率明显低于境内的状况。而充分的竞争是建设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