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五条小龙”外遭金融危机,内遇通胀难题,发展中出现了“阵痛”—— 越南经济遭遇“美元化”拦路虎
引言
2011年12月20-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应邀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此次访问对中国巩固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意义重大,是中国在2011年岁末开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外交行动。短短一天半行程中,习近平连续出席13场重大活动。越共第十一次党代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党、国家和政府主要领导人分别与习近平会见。认真落实两国最高领导人2011年10月达成的共识,是双方交流中谈得最多的关键词。
本文作者此前不久对越南进行了实地考察,特撰文着重介绍越南经济现状和中越经济合作前景,现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经济实力增长有目共睹
2011年是越南正式实行“革新开放”的第25个年头。过去一段时间,越南经济增长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被国际社会誉为“亚洲四小龙”之后的第五条小龙。2011年1月19日越共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2001-2010年,越南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2%;经济结构出现了积极的转变,由农业国和原材料供应国转向初步工业化国和新兴贸易国。
按照实际价格计算,2010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是2000年的3.4倍;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168美元;财政收入和出口总额是2000年的5倍。从经济指标来看,越南用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摘掉了贫困国家的帽子。越南首都河内和经济中心胡志明市,不仅已成为越南吸引外资的主要集聚地,甚至开始跻身亚洲地区国际大都市行列。
“越南人使用越南货”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河内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达15亿美元。其中,新签项目283个,协议投资额9.571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61个项目增资5.433亿美元,同比增长56.4%。而胡志明市则明确2011年该市的中心任务就是集中精力促进生产经营,稳定宏观景气,引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其中,国内生产总值要实现增长1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130美元;进出口总额增长9%;全社会投资总额201.416万亿越盾(约合103.3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3%;财政收入177.970万亿越盾(约合91.3亿美元),同比增长8.71%;财政支出30.424万亿越盾(约合15.6亿美元);CPI控制在7%以下。
胡志明市还提出了今后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举措:要求工贸厅、计划投资厅、税务局等相关部门研究并列出具有优势及竞争力的主力产品和行业,制定办法,促进出口;组织各种促销活动,推动国内消费,大力开展“越南人优先使用越南货”运动;扩大批发零售分销渠道,促进厂家与分销商紧密对接,以形成稳定的商品流通渠道;做好国内外市场的预测工作等等。
经济进入增长放缓阶段
但是,世界经济形势的波动对越南的经济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的越南部分预测称,2011年越南经济约增长6.5%,2012年可能为6%。也就是说,越南作为东盟新兴的经济增长市场,在连续保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之后,有可能进入一个增长放缓的阶段。这虽然是正常的周期性波动,但对实体经济而言则意味着阵痛开始。
比如,越南总理阮晋勇曾对国会提出,2012年的主要经济发展指标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7.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00美元。出口总额为748亿美元,增长10%。贸易逆差占出口总额低于20%;财政总收入590.5万亿越盾,财政总支出725.6万亿越盾,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全社会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等等。但最近,他不得不承认2011年尤其是第四季度越南经济遇到较大困难和挑战——国际方面,粮食、食品、原油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证券市场不景气。因不少国家发生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增长减缓,通胀蔓延至几乎所有国家;这些外部因素对越南经济产生较大影响,上述指标必须向下修正。微观经济也如此,截至2011年10月,越南鞋类出口51.1亿美元,同比增长25.8%。鞋类出口已经成为越南第三大创汇产业,仅次于服装和原油。然而,大多数欧盟国家面临财政危机,11月越南鞋类对欧盟出口下跌20%至30%;2012年出口预期仅增长12%。
房地产市场泡沫严重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越南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着的不少深层次问题逐渐体现出来。尽管这一次金融动荡后越南中央政府推出紧急应对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但近些年来越南经济增长过热而伴随着的房地产泡沫已经形成。越南政府曾规划全国人均住房面积由2010年的15平方米,到2020年达20平方米;但目前越南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比很多亚洲国家还要严重。越南共有64个省级区域,各地区之间、甚至同一城市不同地段之间房价相差悬殊;房价最高的地区为河内和胡志明市。胡志明市的老城区房价可高达每平方米3000美元以上,而河内下辖郊县房价仅为每平方米150美元。而低价房所处地区,往往没有相应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配套设施;显示出社会发展的极不平衡。
与此同时,工资薪酬水平却没有同步提高。以正处级公务员为例,每月工资在100-150美元之间。这样,一般公务员如果不搞点“灰色收入”就只能“蜗居”了。对这个问题,政府职能部门苦无良策。笔者在造访越南智库——越南国家社会科学院时,应约介绍了我国大城市的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大型居住区等相关政策。但是,越南的实际情况是,从2008年开始成熟区域房价飞涨,给开发商带来了出乎意料的丰厚利润,更刺激了对实体经济破坏性很强的非理性投机。如胡志明市的房地产市场,一度出现了“卖图纸”狂热,有的房子还没有动工,光凭房型图纸就已经销售一空。写字楼和高级酒店更是供不应求,2008-2010年河内和胡志明市的写字楼出租率高达95%-100%。如今,面临经济寒冬,没有现代服务业支撑的写字楼和高级酒店市场严重萎缩,烂尾楼也开始出现。世界银行越南问题专家最近发出警告,泡沫一旦破灭则经济将倒退10年。
民生问题渐渐浮出水面
通货膨胀严重,是越南改善民生的首要威胁。2010年,除房价整体上涨19.7%之外,越南食品价格上涨了22.8%,交通和教育费用则分别增加了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