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发布《上海传媒发展报告(2012)》总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进入后世博时代的上海传媒业呈现爆发性、全面融合的发展特征和趋势,在体制创新、产业增长、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了城市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该报告是目前为止全国第一个地方性传媒蓝皮书,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出版。
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强荧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中国传媒蓝皮书框架下的第一个地方性传媒蓝皮书,《上海传媒发展报告(2012)》由行业篇、案例篇、思考篇与总报告4部分组成,共40万字,首次探究了全媒体传播对于城市创新与发展的推动。通过总结、剖析上海传媒的发展特征和趋势,希望也能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意义。
强荧介绍说,2011年进入后世博时代的上海传媒业呈现爆发性、全面融合的发展特征和趋势,传媒已不仅是文化主阵地,也已成为产业的主力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上海传媒产业产值将达到988亿元,占上海生产总值的1.6%,增加值266亿元,保守地估计生产总量增长15%以上,远远超过了GDP的增速。而这其中,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发展迅速,尤其是以互联网商业网络视听的产品生产与传播最具成长性,已经成为广大网民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强荧说,上海视听新媒体产业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上海文化产业中,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上海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上海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网络视听产业链,随着今年12月1日上海首个国家级网络视听产业基地的开工建设,网络视听产业还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据了解,12月1日,国家广电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了部市合作协议,共建我国首个国家级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总投资将超过35亿元。未来这个基地将成为集视听节目制作、节目生产分发、国际交流合作、产业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园区,将重点搭建云计算中心、内容制作中心、国际交流中心、三网融合监管中心以及中国视听产业研究院,致力于形成辐射全国的视听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国际一流的国际视听产业基地。(记者 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