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入世”十年,中国是如何腾飞的

日期:2011/12/12|点击:181

 “入世”的深刻内涵不只在于打开国门,更在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当时“改革国际经济旧秩序”还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口号的历史背景下,融入战略是一个现实而又大胆的选择,也是一个明智而有远见的选择。这开辟了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

要论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至今已整整十年。十年来,中国经济不但没有出现“入世”之前许多人所担忧的因市场迅速开放而被冲跨,反而出现了世界经济史上少有的腾飞奇迹,其中原因值得分析。

在履行“入世”承诺中推进改革

“入世”的实践表明,中国在对外开放战略中选择了一条“接受规则,推进改革”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入世”承诺远远超出了降低关税和取消非关税措施意义上的市场开放,广泛地涉及到国内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规则的建立。“入世”不只是扩大开放意义上的挑战,而且也是深化改革意义上的选择。接受各成员方的要价意味着把开放的压力变成改革的动力,体现了改革开放发展的路径与战略。把“入世”作为中国开放型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动力,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大抉择。这一抉择正是后十年发展腾飞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入世”后中国全面推进了涉外经贸法律环境的建设。从立法到部门规章的修订、废止或保留,至2002年8月商务部共清理了1200多个法规,出台了一系列配套规章;2004年4月完成了《对外贸易法》的修改。各类立法一方面履行了对外承诺,另一方面也优化了中国自身长期发展的法制环境,特别是为了履行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我国修改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形成了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法制环境。

一个不守国际竞争规则的国家是不能参与国际竞争的,而依据国际规则推进的国内法规建设也带来了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方式的重大转变,使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从“基于劳动依靠资源”的纯粹低成本竞争转变为“基于规则依靠改革”的竞争。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的转变。

十年的经验证明,在以国际规则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以开放型市场经济的规范推进改革,是加快体制转型的一条成功道路,也是加快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以体制优势与市场潜力构造对外引力

 “入世”后的十年是中国“超常规地崛起”的十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强劲的增长动力首先来自于巨大的体制活力。中国的经济体制是一种可称为“发展导向型”的市场经济,在这一体制中,政府有着引导和推动发展的强大职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科学规划与高效行动是任何其他国家的体制都难以相比的。与此同时,在持续深化改革下体制的市场化释放了整个经济社会内在的市场潜力,人民群众强烈的脱贫致富欲望转化为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也明显超越了世界大部分国家。也就是说,在中国经济中有两个主体即政府与企业,两个动力即政策与市场。在中国的经济体制中,不仅市场机制和市场主体不断得到有效培育迅速成长,而且各级地方政府较强的经济职能有利于高效地进行重大战略规划和大规模的资源整合,从而发展环境得以优化。在“入世”后的这十年中,各级地方政府抓住了开放机遇,在履行承诺中加速了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市场化,从而构造了经济腾飞的“双引擎”。

这种体制活力与社会潜力又共同构建了强大的对外引力,各级地方政府紧抓发展第一要务大大推进了有利于投资的基础设施,加快了开发区建设,优化了发展的政策条件,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政府营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加上社会迸发出来的巨大的经济潜力,两大优势使世界跨国公司普遍认定中国为投资首选。大批现代产业向中国转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关系。在高端制造业中,中国的出口能力大量由外商直接投资形成,外资企业成为出口的主体,本身就是发达国家竞争力向中国的转移。在这一转移下,中国不仅经济增长得以加快,而且出口产业结构与竞争力也大幅度提升。以国内市场开放吸收外资形成的产业进步,同样也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抵御了进口冲击,消除了国内产业因进口贸易产品大量涌入而无法生存的现象。在低端传统制造业中,中国劳动力的高性价比构造了巨大的成本与质量优势,也形成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在新兴经济体中相对更早起步的中国也首先赢得了国际市场。2010年在华外资企业出口贸易占全国总出口54.65%,进口占52.91%。也就是说,中国外贸总值超过一半是在华外资企业所进行的国际竞争。

可见,中国的开放型经济是与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已经超出了传统经济条件下贸易竞争你死我活的规律,形成了各国共同发展的格局。

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实现共赢中的崛起

 “入世”后中国走的是一条在融入世界中增强相互依存的道路。这条路径决定了,中国越是发展,与各国的经济联系就越是紧密,共同利益越是扩大,反过来中国也更快发展。这就是中国扩大开放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逻辑。

 “入世”的深刻内涵不只在于打开国门,而且正如这个词语的中文含义所体现的那样,在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于由发达国家在二战后建立的世界经济体系,是拒绝、挑战,还是承认、参与,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当时“改革国际经济旧秩序”还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口号的历史背景下,融入战略是一个现实而又大胆的选择,也是一个明智而有远见的选择。这一选择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既不再是两大阵营的对抗,也不再是第三世界的口号。这条发展道路就是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

 “入世”十年后的今天,改革开放发展要迈上一个新台阶。从对外经济关系讲,要实现五个意义上的转变与升级:从注重出口和引资的单向开放到同时注重进口和对外投资的双向开放;从政策型开放到制度型开放;从注重规模扩张到注重结构升级;从依靠土地与劳动力成本到依靠科技创新与体制优势;从与各国的竞争性发展到注重包容性发展。总的来说也就是对外经济关系也要从快速发展向科学发展、协调发展转变。这是一条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发展道路。

中国入世增强了世贸组织的代表性,在这一组织中履行义务遵守规则又增强了这一组织的权威性。这清晰表明,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运行秩序和各国共同发展的贡献是积极的和重要的。在世贸组织多哈谈判遇到困难的今天,中国还要从遵守规则运行走向推动规则制定,为全球治理作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贡献。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