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外部环境充满悬念 中国经济怎样“面面俱到”?

日期:2011/12/01|点击:17

 “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不可能不影响到中国经济。去年中国经济是困难的一年,今年是复杂年,明年会不会是麻烦年?”

 “国内的通货膨胀似乎出现了拐点,下行趋势比较明显,但经济增速也有所放缓。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经济将何去何从?”

本周一,1128日,“2011中国经济论坛”在上海召开。一系列问题抛出,引发热议。

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要分析当今中国经济的局势和走向,首先应当而且必须分析世界经济。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目前已经“深度演化”到了一个新阶段,主要的特征是美国、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相互交错,发展前景不明朗。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更应该多重兼顾,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那怎样 “面面俱到”?又会遭遇哪些风险?专家各有各的想法。摆出来,或启发更多思考。

外部环境充满悬念

作为论坛主持人的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乔依德开门见山,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美国,现在的经济前景很成问题,虽然其经济处于一个微弱的复苏阶段,但是由于政治层面,美国两党未能就削减赤字达成一致意见,如果启动自动削减这样一个机制的话,那对美国经济的复苏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另外一个就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现在还是看不到头。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教授坦言,中国的各种问题,确实有一个世界背景。国内问题反映的是国际的事,美国很多问题所反映出来的也是国际的事。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教授,用“乱象丛生”来形容2011年发生的许多不确定事件。最大的事件就是主权债务危机,不仅在欧洲全面扩散,而且在欧洲各国内部,在挽救成员国机制上面还没有就如何有效“解危”达成一致,“市场不相信空头支票,所以这个危机仍然在进一步蔓延”。

至于欧洲出现这样的债务危机,中国应不应该帮忙?对于这个问题,徐教授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还是应该帮忙”。中国经济对于外部世界依赖程度在不断提高,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如果说欧元区发生大的危机,甚至欧元崩溃,那么全球经济必将进行大的组合,大的调整,这对中国经济来说不是好消息。另外,欧盟毕竟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欧洲如果陷入严重衰退,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也非好事。还有,人民币要国际化,也就是要改变目前美元独大这样一种局面,就需要有能够和美元进行一些竞争的货币,目前看来最有条件的就是欧元了,“如果欧元垮了,美元独霸的局面,我认为会延长30年”。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