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死结”怎解?

日期:2011/11/30|点击:19

欧元如果因为债务危机不断扩散而垮台,国际金融格局将陷入严重混乱,美元对国际货币地位的独霸将延长数十年——这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稳定的国际环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我们的一个战略目标

最近几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蔓延,意大利政府债券的发行利率已经超过7%——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意大利将无法负担借新债还旧债的高成本,不能继续从市场上筹资来应对将于2012年集中到来的3000亿欧元的还本付息。如此,它就不得不步希腊的后尘向IMF和欧盟求助。而欧盟对于如何解救欠了1.84万亿欧元巨额债务的意大利,并没有做好准备,缺乏有效的资金来源和政治意愿。

市场不相信空头支票,也不看好欧洲经济增长前景

2009年希腊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以来,类似危机已相继冲击了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爱尔兰和葡萄牙无法独立应对,都接受了欧盟和IMF的救助。现在危机蔓延到意大利,这“第四波”早在市场的意料之中。

欧盟此前出台了所谓的“一揽子”解决计划,让欧洲银行持有的希腊的债务减值50%,并且提供1000亿欧元新的资金,同时要求希腊和意大利赶快实施紧缩计划,迅速将赤字降下来。欧盟还决定将欧洲金融稳定基金从4400亿欧元扩大至1万亿。但这个解救方案并未被市场认可,因为让希腊债务减值的做法,等于“放任违约”,而扩充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资金来源也没能具体落实,至于紧缩财政、减少赤字,显然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目标。市场不相信空头支票,于是继续炒卖意大利债券,导致其收益率飙升到了意大利无法继续在市场上融资的水平。德法意三国领导人1124日开会,对媒体高调表态要坚决维护欧元,但也没能改变市场预期。

其实,市场上投机和避险力量的算计是非常准确的:即使欧元区通过各种途径能够筹措到钱,把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扩充到1万亿欧元,但相对于目前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5国的政府总债务3.15万亿欧元而言,仍是杯水车薪。而且,现在市场对欧洲重债务国家借新债偿旧债的做法不认可而要求更高的风险收益,有个重要原因是欧洲国家经济增长前景黯淡。

欧洲有能力救自己,缺的是各国同舟共济的决心

欧盟是否有能力解决债务危机?欧元是否会如一些观察家预测的那样走向崩溃?

其实,正如胡锦涛主席在戛纳20国集团峰会上所指出的那样,“解决欧洲债务问题主要还是要靠欧洲,我们相信欧洲完全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债务问题。”欧洲是全球最富裕的经济体之一,有能力自救。

我们看到,欧洲一些主要国家尽管财政窘困,但参与北约在北非的军事干预行动时,却毫不犹豫地花钱。目前欧盟内部由于意见分歧及其背后的利益差异,不愿付出较高的代价,不愿动用所有的手段来解决债务危机。欧洲主要国家的领导人在这件事情上缺乏政治决心和战略眼光,比较自私,而且总是幻想当希腊等把财政赤字迅速降下来,债务危机就可烟消云散。德国总理默克尔现在正是在赌博,指望用有限的援助资金,逼迫高负债的希腊、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意大利采取更严厉的紧缩政策,迅速降低财政赤字,并最终建立德国一直期望的欧洲统一财政政策。如果希腊等国无法满足迅速降低赤字的要求,迫使其退出欧元区将成为一种选择。问题是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如今也陷入了危机,如让它退出欧元区,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是财政赤字高、债务规模大,减少政府开支可以降低赤字缓和危机,但这是需要时间来实现的,远水难解近渴,更何况这些国家内部对减赤的途径存在严重分歧。而在赤字降下来之前,市场自然会充满不信任情绪,如果没有足够资金救援有关国家,不能让市场放心,动荡就不可能平息,也无法赢得降低财政赤字的时间。因此,欧盟必须通过各种途径筹措更多资金,除了各国财政分担,还需要让欧洲中央银行负起最终贷款者的角色,当然这涉及欧盟制度层面的改革,不容易。长期来看,彻底终结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取决于欧洲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这是政府财政状况好转的基础。

稳定欧洲经济形势,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有利

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蔓延之下,世界上拥有最多外汇储备的中国一直备受欧洲各方关注,一些欧洲政治家不断表示,希望中国出手救助。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已表态可以通过IMF提供部分贷款。以笔者之见,尽管欧洲应当自救,但中国和国际社会也应在一定前提下,帮助欧洲渡过难关。

稳定欧元,对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欧元如果因为债务危机不断扩散而垮台,国际金融格局将陷入严重混乱,美元对国际货币地位的独霸将延长数十年——这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稳定的国际环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我们的一个战略目标。

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每年对欧盟市场的出口额高达3000多亿美元。如果债务危机不断恶化导致欧盟经济陷入新的衰退,对中国向欧盟的出口不利。

为了分散外汇储备风险,中国需要投资于欧洲金融资产。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总要以一定的外国资产形式存在,而这些资产必须满足安全、增值、具有流动性等要求。目前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比重偏高,而美元有较大贬值风险。近日美国两党的“超级委员会”在减少财政赤字问题上未达成协议,又使人担心美元走势。因此我们有必要配置一定比例的欧洲金融资产,当然这些欧元资产需要有欧洲央行或德法等国的担保。为避免欧元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我们不妨让欧元区国家来中国发行人民币联合债券,这可以帮欧洲筹措资金,也可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

在风险可控、收益合适的前提下,帮助欧洲国家渡过债务危机难关,于我们可以是一举多得之事,不应对此过度敏感、过度解读,毕竟这不是无偿援助。另外,我们也不能将在海外投资与国内金融调控混为一谈,央行调整国内银根松紧的依据是国内的通胀和经济状况,跟海外资产的调度无关。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