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东城区房地产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政府决定对扬州市部分行政区划实施调整。11月13日,扬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动员大会,对《关于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实施意见》作了说明。
扬州市长谢正义表示,目前扬州主城区进一步做大做强主要有两大制约,一是体量偏小,二是空间不足。这次区划调整后,空间得到了放大和整合优化,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在更大范围统筹考虑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业内经济专家则认为,区划调整带来的利好可期,但也充满挑战。上海社会科学院商业研究中心主任朱连庆表示,扬州此举使得城市规模扩大。市区人口的二次集聚,使新纳入区域的基础设施等区域配套得以升级。但鉴于中小城市发展缺乏远景规划,尚需要完善的跟进措施相配合才能使利好作用得到发挥。
市区扩大一倍
据了解,此次扬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是:一、撤销县级江都市,设立扬州市江都区,以原江都市行政区域为江都区行政区域;二、将扬州市邗江区的李典、头桥、沙头、杭集、泰安5个镇并入扬州市广陵区;三、撤销扬州市维扬区,将原维扬区的行政区域与划出5个镇的邗江区合并。
资料显示,1996年,泰州成立地级市后,扬州市设广陵区、郊区,辖宝应县、邗江县,代管仪征、高邮、江都3个县级市。2000年12月,邗江撤县建区,2002年,郊区更名维扬区。
这次最新调整后,扬州市共辖广陵、邗江、江都3个区,宝应1个县,代管仪征、高邮2个县级市。市区面积从1024平方公里扩大到2310平方公里,市区户籍人口从122.4万增至229.1万。扬州市区扩大了一倍。谢正义表示,此前扬州主城区进一步做大做强主要有两大制约,一是体量偏小,二是空间不足。此次区划调整,不仅仅是个“物理概念”,更是一个“化学概念”,“这次市区面积的放大,放大的不仅是土地面积,更是中心城市的发展能级以及综合实力,提升了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区域经济专家张寿荣表示,扬州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发展的瓶颈主要是现有土地资源的限制。此次区划调整后,扬州可调动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都大大地增加了。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对扬州市自身发展来说是件好事。
房地产新机遇
“此举对房地产行业的带动是显而易见的。”朱连庆认为,此次调整后,扬州市区规模扩大,新纳入区域会产生人口二次集聚效应,从而带动区域配套设施升级,以及其他消费需求。城市化发展,相应地需要房地产行业同时推进,这对整个房地产行业,尤其是商业地产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扬州市房地产行业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撤销县级江都市,设立扬州市江都区,不仅对江都区域的楼市产生促进作用,对整个扬州东区尤其是广陵产业园的发展亦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极有可能催生新的房地产板块。
据了解,目前江都区的房地产市场十分活跃,在售楼盘较多。以该区域代表楼盘心怡春江花都为例,该项目当前普通住宅售价约为7000元/平方米。据上述业内人士介绍,其房价和扬州市区房价接近,差价并不大。虽然此次区域调整对该区域房地产有明显政策利好,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未来区域住宅房价上升空间并不大。
不过,并入的新兴区域,尤其是广陵产业园这块,未来发展利好可期。这类区域待开发土地储备较多,升值空间较大。
“商业地产的发展机遇更明显。”朱连庆认为,城市规模的外扩,提升了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会带来二次人口集聚,而人口密度增加带来的消费缺口必将迎来商业地产发展的新机遇。但应该注意的是,“政府应该考虑新区的商业配套和主城区业态的区分,以避免盲目扩张带来的商业项目恶性竞争”。
(本文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