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二胎试点山西翼城 中国首个“人口特区”的廿六年

日期:2011/09/26|点击:24

不仅是“源头”,还须是“活水”——评《上下求索九十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者,对9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过程进行了简明准确的梳理,并最终汇编成《上下求索九十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探索历程》一书。该书日前由学林出版社出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潘世伟主编。

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也就是“根深叶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部分,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20世纪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主流思想”,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另一方面则因为专业学者以各种形式参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探讨。这些直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在第二部分“源头活水: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中,作者不仅提到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革命时代的认识和思想转变,还着重结合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阐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体现时代特征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不仅要中国化,还要时代化,不仅要成为“源头”,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升华,保持为“活水”。

在第三部分“春风化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中,作者对“少年中国学会”这一最早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团和“新民学会”这一影响最大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团的评述,引人注目。此外,该书还让读者重温了《大众哲学》的力量。要不,蒋介石怎么会哀叹《大众哲学》“害死人”呢?

在诞生以来超过一个半世纪的光阴里,马克思主义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了人类历史和世界格局。90年来,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时代特征和群众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实现了党和人民的团结一致。该书正是以细腻的笔触、翔实的史料,记录和再现了这样一个伟大历程。 (晓冯)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